第1162章 教化的作用-《北宋大丈夫》
            
            
            
                
    第(2/3)页
    原来这个胆大妄为说的是林瑜啊!
    果然是帮亲不帮理的老爹!
    精神病患者赵曙说道:“马上搜罗了证据,公布出去,另外……沈安出手了,苏轼和你们也是一伙的吧?”
    赵顼点头,但有句话忘记说了:苏轼是个大嘴巴。
    “让苏轼找几个御史弹劾林瑜。”
    这一系列的动作堪称是快若闪电,赵顼不禁赞道:“官家英明。”
    这个儿子很少颂圣,所有赵曙不禁自豪感飙升。
    “去吧,这段时日你安生些。”
    赵曙摆摆手,突然想起了什么,“前几日你的先生说你如今文章还好,可诗词却平平,为何?”
    “官家,臣以为诗词无用。”
    “嗯……”
    赵曙觉得这个儿子如今越发的主意大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儿子大了不由父母,管教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让赵曙有些头痛。
    “诗词为何无用?”赵曙自家诗词不咋滴,但却喜欢文采飞扬之辈,比如说苏轼。
    这位才是苏轼最大的粉丝,不过帝王的本能驱使他不去干蠢事罢了。
    “诗词……有何用?”赵顼有些无力,“官家,诗词就是闲暇时自得自乐的,于国于民并无半分好处。以前大宋的科举以诗词为重,后来如何?那些以诗词出名的有几个出息的?最终还是重实务的方能重用。”
    这个孩子……
    高滔滔给了他一个眼色,可赵顼却觉得这个东西关系到大宋的风气,不肯低头,“咱们家是皇室,皇室看重什么,喜欢什么,天下自然会效仿。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官家,若是诗词为重,那些人可能重用吗?”
    自然是不能的。
    “臣想起了李白。”赵顼不顾母亲在边上使眼色,执拗的道:“李白的诗纵横大唐,可他能为官吗?唐玄宗都不肯给他高官做,可见还是有这个认知的。”
    “你想说我是昏君吗?”赵曙淡淡的问道,看不出什么喜怒之色。
    “官家说笑呢!”高滔滔给儿子一个眼色,让他认错。
    兔崽子,你老子可是要发火了啊!
    可赵顼却梗着脖子道:“您自然不是昏君。”
    赵曙看着他问道:“那谁是昏君?”
    火药味出来了,高滔滔急得不行,目视陈忠珩。
    关键时刻,该你出马了。
    可陈忠珩却诡异的保持了平静。在这等时候,他出头很有可能会被炮灰掉。
    “官家,臣以为……本朝有昏君,但绝不是您。”再进一步的话,赵顼不敢说了,说了就犯忌讳。
    比如说真宗,前面算是半个明君,后面纯属昏庸。
    可为尊者讳,他不能说啊!
    赵曙看着陈忠珩,突然吩咐道:“朕前阵子说让你去金明池凿冰,你可去了吗?”
    陈忠珩傻眼了,心想咋就扯上我了呢?
    他低头道;“臣还未去。”
    他当时觉得赵曙就是随口一说,后续压根就忘记了。
    那可是金明池啊!
    这段时日天气越发的冷了,去凿冰就是受罪啊!
    他吸吸鼻子,希望能听到一个好消息。
    “如此,明日就去吧,一百块冰。”
    赵曙的话让陈忠珩绝望了。
    一百块冰,咱得凿到什么时候?
    “官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