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让君臣纠结的免役钱-《北宋大丈夫》
            
            
            
                
    第(2/3)页
    你们管过吗?
    韩绛躬身,“臣有罪。”
    他虽然觉得赵顼的话不妥,可却倍感惭愧。
    作为三司使,他习惯性的忘却了百姓的疾苦,只知道赋税赋税……
    今日赵顼的问题让他脊背发热,羞红了脸颊。
    韩琦叹道:“大王仁慈。此言大善。”
    赵曙也点头道:“百姓不足,朕羞愧。”
    老百姓的日子难过,这就是君王的罪过。
    曾公亮说道:“可那些富户可会甘心?他们会不会和官吏勾结,把自己弄成低等户?”
    这是必然的。
    赵顼说道:“曾相此言有理,我在想一件事,若是要革新大宋,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想到的是吏治。”
    “不管多好的想法,多为百姓考量的新政,可到了下面会如何?”这个问题沈安说的比较多,赵顼印象深刻。
    沈安甚至把吏治比作是新政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下面的官吏阳奉阴违,什么新政都是扯淡!
    都是瞎扯淡!
    他说的多了,赵顼自然被影响的很深。
    “那些官吏会阳奉阴违,会上下其手,甚至为了政见的不同而在背后捅刀子……那样的话,新政如何能成?”
    沈安想笑。
    老王新政失败,官吏阳奉阴违和捅刀子起码占了大半功劳。
    “所以臣以为,欲中兴大宋,首要在于吏治。”
    让官吏听话,或是让他们不得不听话。
    这是赵顼想表达的意思。
    赵曙问道:“你有什么法子?”
    “监督!”
    这个真心没什么好法子,唯有打造一个监督力度超大的环境。
    “臣建议扩大御史台的规模,多招御史,每个府放两个御史,每年一轮换,不许他们在一地超过一年,如此可避免被收买……”
    一个府放两个御史,这个是要盯着官吏们干活的意思吗?
    太狠了吧?
    沈安笑了起来,很是幸灾乐祸。
    大宋对官员们实在是太好了,如今赵顼来个釜底抽薪,让人盯着你们干活,怎么办?
    想哭吗?
    哈哈哈哈!
    沈安在忍笑。
    韩琦等人面面相觑。
    这个大王太狠了吧?
    “这些御史若是查不到情弊就是渎职。”
    赵顼又补了一句。
    韩琦苦笑。
    下面的官吏们怕是要高喊这日子没法过了。
    赵曙看着儿子,面色古怪的道:“此事……朕要仔细想想。”
    免役钱这等想法是不错,但这是新政!
    毫无疑问,在范仲淹之后,新政的标准就是撼动祖宗规矩。
    改革差役就是在撼动祖宗规矩。
    后宫之中,今日天气不错,高滔滔请了曹太后来参详赵顼的亲事。
    “……那个向氏听说很是贞静……”
    “贞静?”曹太后很是不屑的道:“你让大郎整日对着一根木头,那日子能过下去吗?”
    是哦。
    高滔滔换位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事儿有些麻爪。
    “不过他是皇长子,他的妻子自然不能太放纵了。”
    高滔滔解释道:“到时候他当然有许多女人,向氏就是……做个样子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