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牛郎织女-《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第(2/3)页

    秦香莲也将弟弟弟妹送出了门才回去,齐婶子和她一起,把她拉回家悄悄问:“外头交给她你怎么放心的?”

    秦香莲答:“如何不放心呢,再没有比她更适合的。地契织机是我的,其余都是她嫁妆里出的,没找我要钱,她只要我同意让她经营布庄。”

    聘礼嫁妆,都是她的,家里娶这个媳妇,除了办酒席,没花到一分钱。秦香莲都感叹于她勇气可嘉,和当初的秦香莲一样,认准的便不惜一切,她难免更加同情且信赖三分。

    再者是,布庄本就是呆滞着的,赚不到钱的,她拿去若赚钱便好,不赚钱也无所谓。田樱桃都是本村人,她千辛万苦地走到这里找到姥姥,不可能再卷着布跑路的。

    齐婶子回忆起纪秦娥的模样,道:“我也愿意相信那小女娘不是那样的人,可你也给得太果断了些。”

    齐婶子的担心不无道理,秦香莲拍了拍她的手,其实,看人准不准倒次要,最重要的是,她不惧赔钱。

    秦香莲心想,她这个小地主知足常乐,不羡慕锦衣玉食,也用不着宝马香车,如今资产可观,哪里用得着开布庄,只管守着田地躺平就是。

    偏还有俩孩子要养,未来还有桩待解的祸事。并且与大家相处久了,生出些许感情,让她想要扶贫罢了。

    前几日收税,当着收税的吏员的面不好说什么,多少人家背地哭骂,就是陈老娘,没让她掏钱,也心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听说周边旱情厉害的州府,今年已经免了夏税,他们这样中不溜的才最可怜,徘徊在饥荒的边缘。就算不是灾年,如今农民也普遍是如此光景,既吃不饱也饿不死,勒紧腰带过上一年又一年。

    秦香莲对齐婶子道:“你没见着那嫁衣,现绣的,才三日功夫就活灵活现。她还会双面绣和缂丝,家里有把她送给我的扇子,双面绣的花鸟扇面,巧夺天工,回头拿你看看。”

    齐婶子诧异:“这样好的手艺?”

    秦香莲点头:“武当县里,会使大花楼织机的织娘,月例一贯起,缂丝更是一寸缂丝一寸金,按寸起价,更不提像她这般全能的了。”

    不仅在织坊里能独当一面,在外还能当个掌柜的。那日对上她,大谈利益交换,将她说得心动不已,可到底她还有良心,陈年麦是个好孩子。

    齐婶子安了心,又详问一通布庄如何收布的事情,秦香莲一一回复了,才告了辞往家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