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经过长达二十七天的激烈战斗,第三次战役终于宣告结束,北韩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自开战以来最为显著的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东亚自由军的第7师团和第10装甲师团遭到了彻底的歼灭,而负责掩护大撤退侧翼的两个南韩步兵师不幸成为了第13师团的牺牲品。 尽管如此,快速突进抱川山地区的第3师团却成功逃脱,使得他们得以幸免于难。 北韩军队的前线部队已经推进至水原、横城郡、江陵一线,整个汉城地区完全陷入了包围之中,成为了突出部,被北韩军队从三面合围。 沃克将军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联军在水原、横城郡、江陵一线建立起防线后,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余力去支援汉城地区了。 面对这种局面,迈克尔将军别无选择,只能依靠海军力量向汉城地区运送必需的物资。 水原的整个东部地区已经被北韩军队所控制,而联军则牢牢守住了水原城,这里是汉城地区的大后方,支撑着汉城七八百万军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 水原成为了唯一的补给通道。 在战争爆发之前,汉城地区拥有1000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占全国人口的58%! 战争爆发后,南韩政府开始向南方地区迁移人口,尽管如此,目前仍然有六百多万人口留在汉城地区。 北韩方面坚信,一旦攻占了汉城,战争就等于胜利了一半,这一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汉城是整个南韩最精华的地区,集中了南韩一半以上的人口。 然而,也正因为汉城地区人口众多,攻占这里绝非易事。 目前,联军在汉城地区部署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其中以南韩军队为主力,誓死保卫这一地区。 南韩方面不愿意放弃汉城,因为那是他们的首都,是经济的命脉所在,而将数百万人口撤退到南部地区也是不现实的。 南韩中部地区难以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只能撤退到南部沿海地区,这将极大地增加那边的社会压力。 如果没有了人口,失去的领土也容易被北韩军队彻底占领。 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政治角度考虑,汉城都是绝对不能丢失的战略要地。这一次的半岛战争与上一次的半岛战争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了。 双方都清楚,接下来的战役一定是围绕汉城的攻防战。 北韩部队虽然攻到了水原东部,但部队已经非常疲惫,伤亡也十分惨重。 李干原本计划一鼓作气向西攻击至西海岸,占领整个水原,彻底切断汉城地区的退路,但北韩部队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 他也明白,北韩军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6月5日,在海参崴空军基地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内,李干、陆近山、云龙、何卫东四人坐在小花园里,享受着海参崴宜人的天气,适合进行室外活动。 赵大刚手里拿着一份电文,大步走过来,“阿干,战损报告出来了。” 他笑着坐下来,将战损报告递给了李干。 何卫东给赵大刚倒了一杯茶,说道,“阿干要调到太平洋战区舰队担任总司令,明天就要出发了。” 赵大刚听后一愣,“这么急?” 李干回答说,“李司令员已经催促了好几次,我必须得过去了。” 他粗略地浏览了一下战损报告,对里面的数字已经大致心中有数——双方的阵亡人数几乎相同,都在3万多人。 这样算下来,在这三次战役中,北韩军队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7万人,而联军那边则略少,大约有6万人。 这个阵亡数字是令人震惊的。 相比之下,在九日战争中,东大军队仅仅阵亡了三百多人,苏军虽然被歼灭的部队较多,但阵亡人数也没有超过5万人。 这与双方的装备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苏军虽然无法与东大军队抗衡,但他们毕竟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防御能力较强,医疗救治体系也相对完善,因此受伤的士兵较多,阵亡比例相对较低。 如果没有韩彩云部的有力支援,北韩军队的伤亡将会更加惨重,而联军的大部分伤亡,实际上是由韩彩云部造成的。 可以说,韩彩云部是第三次战役中的绝对骨干力量,是战役胜利的关键。 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 李干将战损报告递给云龙,让他们传阅。 他说道,“我离开后,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一职将由老云担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