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干猛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推力推着他极速向前运动,那推背感远超世界上最出色的超级跑车。 此时,10号舰已经在保持30节的航速航行了。 短短两秒钟,歼-35被加速到起飞速度,离弦的箭一般刺向海空。 紧接着,赵宝龙也弹射起飞上去了。 蒸汽弹射器工作时产生的蒸汽在甲板上腾起,随即很快被海风吹散。 巨大的过载将李干死死按在座椅上。 直到他轻微拉杆以12度的仰角爬升,身体才完全适应过来。 此时,西太平洋某海域的朝阳正刺破云层,金色的阳光在海面上铺就一条闪烁的大道。 两架歼-35在晨光中拉出两道白色尾迹,如同利剑般刺入湛蓝的天空。在它们下方,10号舰的甲板上,第三架、第四架歼-35已滑行至起飞位,黄色的偏流板在战机尾喷口后方升起,准备迎接下一轮弹射。 7时30分,在距离10号舰280公里的空域,李干和赵宝龙完成作战编队。 李干微微向右倾斜机翼,赵宝龙立刻心领神会,操纵战机调整到李干右后方1.5公里的位置,形成标准的双机战斗巡逻队形。 平时显示器上显示当前高度7000米,速度0.8马赫,外部温度零下25℃。 “总台,我是飞鲨编队,已抵达巡逻空域。”李干按下通讯按钮,“请求目标指示。” “飞鲨注意,方位270,距离180公里,发现可疑空中目标4批8架,高度10000米,速度0.9马赫向东南方向移动。”事先起飞的空警-600立即回复,“目标识别为F-14,隶属企业号航母。” “方位270,距离180公里,4批8架,飞鲨收到。”李干眉头扬了扬,瞳孔微缩,左手迅速调节雷达模式。 通过数据链同步到多功能显示器上的8个红色光点立即出现在270度方位的扇形区域内,呈两个四机菱形编队。 他切换到“无源探测”模式——歼-35机头的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开始工作,通过红外和光学手段对目标进行跟踪,而不开启主动雷达暴露自身位置。 “洞两,左翼佯动电子干扰,吸引外侧双机。”李干的指令简洁明了,“我绕他们的右翼。” “洞两明白。”赵宝龙立即推杆下降高度,脱离了编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