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盘算-《红楼赖大爷》


    第(1/3)页

    第116章  盘算

    所谓遇到贵人先立业,遇到良人先成家,遇到高门贵女成家立业。

    其实赖尚荣要想转变自身的劣势,娶个出生门第好的,无疑是一条捷径。

    贾府众金钗里,这点上最有优势的无疑是林黛玉。

    林如海虽然已故,但毕竟是探郎、翰林学士、巡盐御史、兰台寺大夫,这些头衔随便一个都是清贵中的清贵。

    探郎的分量不需多说,科举能考中进士都难,更别说第三名了。而且自古探都是皇帝钦点,除了文章也重相貌。

    古人最爱以貌取人,为官非但看科举,也看长相。

    而翰林对于现代人来说有些误区,大多会以为是词臣,其实不然。

    非翰林不入阁并非一句空话,翰林院也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室,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所以翰林的升迁向来比一般进士快得多,梅翰林入职工部还不到半年,即便寸功未立,从员外郎升任郎中也无人质疑。

    而观薛宝琴与梅翰林家有婚约,贾家对其态度也可见一斑,赖尚荣并不认为,贾母是单纯看颜值才厚待薛宝琴。

    巡盐御史看似是管理盐政,但实则却是监督大于管理,有些类似钦差。

    兰台寺隶属于御史台,对应现代就是纪检部门,御史属于言官,首重品行。

    千万别小看古代的名声,这其实才是一切的基础。

    而清流文人最是排外,只看贾政耗尽心力这么多年,都钻不进去就可以看出。

    所以林黛玉对于文官体系来说,其实是真正的高门贵女,即便林如海亡故,但他却是死在任上,可以说是加分项,只要披上他女婿这层皮,就算不能融入其中,也算得上半个自己人。

    也就是贾家目光短浅,看不出去其中利害,否则贾家让贾宝玉娶了黛玉,凭借林如海鞠躬尽瘁死在任上,皇帝即便抄家至少也会对贾宝玉网开一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