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上司赞扬下属实际上也是把奖赏给予下属,就应该像给大家分蛋糕一样,做到公平、公正。但有的上司不能摆脱自私和偏见的束缚,对自己喜欢的下属则极力表扬,对不喜欢的下属,即使其取得了成绩,也视而不见,甚至把集体参与的事情归于自己或某个下属。这样做,常常会引起下属的不满,从而激化内部矛盾。 要做到公正地赞扬下属,上司必须妥善处理好下面几种情况。 首先,称赞有缺点的下属要客观。十指伸开都不一样长,下属也是各有长短。有的下属缺点和弱点明显,比如工作能力差、与同事不和,等等,这些缺点一般都被上司厌恶,上司对这样的人也容易产生一叶障目的错误,看不到他们的成绩和进步,或者认为成绩和进步可以与缺点抵消,不值得称赞。 其实,有缺点的人更需要称赞。上司的冷淡和无视很容易使这些人失去动力和力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称赞则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促进下属弥补不足、改正错误。 陈某上班经常迟到,杨经理看在眼里但没有说出来。一次,陈某来得很早,恰好在电梯口碰到杨经理。杨经理赞扬陈某道:“来得很早啊!公司的员工都像你这样就好了!”面对着在场的那么多人,陈某当时可算露脸了,还谦虚地回应了几句。后来,陈某细细琢磨了一下杨经理的话,觉得应该改正错误才能对得起杨经理的称赞。从此,陈某不再迟到了。杨经理虽然表面上没有批评陈某迟到的事,但心里确实不满。他是一个肚量大且公正的人,发现陈某改过立即表扬,收效甚好。 其次,对自己喜欢的下属,称赞时要把握好分寸。上司与下属交朋友很常见,每个上司都有几个比较得意的下属,不仅工作合作愉快,而且志趣相投。称赞这样的下属也要不偏不倚,把握好分寸,不能表扬过分、过多,也不要不敢表扬。 表扬过分、过多,一有成绩就表扬,心情一高兴就夸奖几句,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很容易引起其他下属的不满,与其说是搞好上下级关系,倒不如说是在弄僵上下级关系。也有的上司怕别人看出与某个下属关系密切,因而不敢表扬,这也是错误的做法。 上司喜欢某个下属无可非议,但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不能区别对待。对自己喜欢的下属可以做私下的朋友,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但感情归感情,工作归工作,在工作上还是应该严格要求、公平对待。 再次,称赞比自己强的下属要公正。现代社会中什么能人都有,许多企事业单位里也不乏“功高盖主”的下属,一些下属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超过上司,从而使上司处于一种不利的局面。小肚鸡肠的上司往往会容不下下属的这些强己之处,对这些强人或超过自己的人不敢表扬,甚至采取打压的办法,这也有失公正。刘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能够公正地称赞臣下。 一次,他在与大臣谈论打败项羽的原因时,除了说明自己会用人之外,还赞扬张良、萧何、韩信道: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要说整治国家、抚慰百姓、供应给养、保证粮道畅通,他不如萧何;至于统一指挥百万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就不如韩信。 一个封建帝王竟然能有此等胸怀,公正地称赞大臣的才能,实在值得当今的很多人仿效。 最后,不要把集体的功劳归于一个人,更不要据为己有。工作成绩往往是下属和上司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齐心协力的结果,在评功论赏时要表扬集体,而不能归于一个人,不能有失公道。有的人贪功心切,为向上司请赏,汇报工作时往往将成绩据为己有,这种做法其实很不明智,迟早会露馅儿。 ●表扬要实在,不能大而空 例如,一位技术员在某一项技术难点上有了新的突破,上司如果这样表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志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一个新时期青年的拼搏意识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样的言辞给人感觉大而空,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上司应这样表扬:“我坚信你一定能突破这一点,现在你终于成功了,真该好好祝贺你!最近你花去了这么多休息时间,真让我们过意不去。”这种表扬既充满了对下属的信任,也能激起被表扬者的自信心,而且充满了对下属的理解和爱护。下属付出的劳动得到理解,不管多苦多累也心甘情愿了。这样的表扬语可称之为有价值、讲艺术的表扬语。 ●表扬要突出重点,同时兼顾左右 肯定和赞扬有成绩的下级,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未受肯定和赞扬的下级的心理失衡,这对于激励众人使之感奋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效果一般情况下只应客观生成,上司不应采取双管齐下、曝此寒彼的方式。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着条件性,某人有一种长处,而其他人不具备特定条件,就不一定能够形成这种长处。如果对某个下级的长处极度赞誉,而对其他不具备此种长处的众人倍加贬损,那将会严重地损伤众人的自尊心和对上司的依赖。这样表扬下级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相反可能会酿成上司、被表扬的下级以及未被表扬的众人之间的疏离。 有一个小组工作成绩不错,每次都在全厂名列前茅。但是小组中只有几个工人(张某、王某、李某)表现特别突出,而大部分的工人成绩平庸。厂长在视察时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他或者是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或者是不习惯在群体中表扬个人,他说:“大家都工作得很好,继续保持和努力呀!”整个小组都得到了表扬而没有突出个人,其结果只会打击了几个特别突出的工人的积极性,使他们向普通工人靠拢。如果他这样说:“这个小组成绩不错啊!其中张某、王某、李某工作效率尤其高,单位小时完成件数达到了X件,这在全厂都是数一数二的,其他人还要继续努力向他们学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