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颖嫔忙拉住懿泽的手,苦心苦意的劝道:“懿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没有亲眼目睹,不可胡乱猜疑。” 懿泽道:“若奴婢是亲眼目睹呢?皇上与娘娘可信奴婢?” “这……”颖嫔有些疑虑,只看乾隆,笑道:“懿泽是第一个跑进寝殿救火的人,臣妾并不知她昏倒前都看到了什么。” 乾隆略瞟了懿泽一眼,吩咐一声:“朕准你陈情,若有虚言,定不轻饶。” 懿泽答道:“谢皇上恩典。奴婢亲眼看到起火时,揆常在从小阿哥寝殿窗口翻窗出去了,屋子里其他宫人,以及两位阿哥,都已经昏睡。奴婢只呼救了两声,也就体力不支了。多亏颖嫔娘娘后来赶到,救了十二阿哥与奴婢。” 颖嫔忽然一脸哀伤,轻声道:“臣妾去的太迟了,没能救出十三阿哥,求皇上降罪。” 乾隆想了想,又问:“揆常在乃皇后娘家亲眷,为何要害两位阿哥?” 懿泽道:“皇上有所不知,揆常在入宫以来,因仗着与皇后娘娘的关系,狂妄自大,皇后娘娘只得略施惩戒,她却怀恨在心。今日当众顶撞皇后娘娘,却不服惩罚,颖嫔娘娘也是知道的。” 乾隆看了颖嫔一眼,颖嫔行礼道:“回皇上,确有此事,诸位姐妹都在,臣妾不敢隐瞒。臣妾身为一宫主位,责无旁贷,自请降罪。” 正此时,颖嫔的侍女菁华赶来,手里举着一枚簪子,向颖嫔道:“娘娘,奴婢并未在寝宫看到迷香,想是都被烧不见了,只找到了此物。” “这……”颖嫔假装大惊失色,问:“这当真是在两位小阿哥的寝宫捡到的?” 乾隆问:“那是什么东西?” “这簪子,乃是特制的,每位姐妹进宫受封时,皇后娘娘都会亲赐一枚,姐妹们都有的。”颖嫔将自己头上的也取下,拿到乾隆面前,乾隆看去,果然是一模一样的。 乾隆立刻下令,将所有妃嫔贵人都将自己所得之皇后赐的发簪呈上,后宫诸位,上至贵妃,下至答应,或是随身佩戴,或是让随身侍女回宫去取的,不多时都将簪子送到乾隆面前,唯有揆常在的说不见了。 彼时揆常在对这一切都不知情,其实早在早晨离宫时,她的簪子就已经被盗了,一切都是颖嫔设好的局。 乾隆十分恼怒,先有懿泽之言辞,后又确认失火处的发簪确是揆氏之物,已经算是人证物证俱全,即刻传令将揆氏杖毙。 揆常在原来只不过不服皇后的处罚,在翊坤宫随处转转而已,后听说要簪子,回去寻找不到,就回复说丢了。哪想到接下来得到的就是处死自己的圣旨,揆氏吓得浑身酸软,哭喊着要再见皇上一面,太监们不理睬,她又哭喊着要见皇后。 可悲的是,揆氏平时不积德,连她的贴身宫女也没有不恨她的,此时谁还会冒险为她传信?揆氏都没来得及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稀里糊涂的送了小命。 这里乾隆既惩罚了纵火之人,就也该对救火之人论功行赏,因颖嫔救十二阿哥有功,乾隆以“淑慎其仪,柔嘉维则”晋封颖嫔为颖妃。 令妃闻说,特来向颖妃贺喜,笑道:“妹妹真是不简单,进宫不过数年,虽身无所出,却已经是与我平起平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