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得发行公司觉得你有市场价值,他们才会负责帮你发行!” 蒋刚也算是半个电影圈的人,他当然很清楚眼下的现状。 陈愈等的就是这句话。 陈愈问着。 “你认识那么多人,要不问问呢?” “就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 连带导演乌兰塔那,也同样双目赤红。 这两位的演技,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 这点自信,蒋刚还是有的。 “行,那我先地区上映试试!如果有成绩的话,蒋主任能不能帮帮忙,跟中影的领导说下?” 在座所有人,那都是知道陈愈投资了这部电影。 而且,怎么说呢,这当初也是蒋刚牵的线;乌兰塔那来中戏寻求帮忙,看有没有人投资,就是蒋刚找的院领导,这才有常丽告诉陈愈这件事,所以蒋刚,还是有的责任的。 “地区上映,你准备怎么实行呢?” “地区上映就不需要发行公司了?” 蒋刚倒是没听过这种推广策略啊,在座所有人,包括乌兰塔那也没听过这操作。 事实上,《暖春》的成功,电影本身有一定功劳,但前世的山西电影制片厂,才是真正幕后的操盘手。 山影能在全国这么多家电影制片厂亏损倒闭浪潮中,成为少数几家可以盈利的厂子,这个山影的厂长李水合,确实是个很牛逼的人物。 他独辟蹊径的那套营销操作手法,后世更是被无数小成本电影争相采用。 “我记得,国家对农村电影,是有相应扶持的吧?” 陈愈看着蒋刚,蒋刚有些笑了:“你小子,连这个都知道?” “蒋主任,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您听听可不可行!” “就是我们免费授权给某地区乡镇的二级电影院市场几天,先看看反响!” “免费?” “对,不免费,他们肯定不会上我们的电影!” “然后呢?” “然后,通过当地宣传部进行推广,这是国家政策扶持吧?” “哈哈,你小子,这是农村包围城市啊?” 蒋刚看着郝嵘,郝嵘却没笑,难得的分析了下后道:“我倒是觉得陈愈这法子可行,二级市场目前没有统一的发行网络,他们尝到甜头,就会优先发行我们的电影!” “人呢?” “二级发行市场,要人去跑的啊!” 蒋刚说完,郝嵘瞥了他一眼,陈愈立马道:“所有费用,我公司可以报销!” “不是——” “正好让大四的毕业生,实习一下!” 郝嵘在那笑道:“二级市场的发展,这可是很好的实践课程啊!” “……” 蒋刚摇了摇头:“行吧,学生可以去跑!” “那就没问题了!” 陈愈说的就是前世李水合的策略,农村包围城市。 而且,这还正是目前国内所提倡的城乡结合。 在《暖春》票房没爆炸之前,其实别说安乐,就是中影,都从来没重视过国内的二级市场,更别说乡镇这些。 因为他们总觉得赚不到什么钱。 10块钱的一张票,他们肯定是不会给批的;但恰恰,就是10块钱的这一票价,让《暖春》逆袭了整个冬夏! “我们就先去《暖春》的拍摄地——山西!” “先去山西尝试下,而且故事原型也在山西,肯定有代表性!” “只要山西起来了,全国各地都可以借鉴这个模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