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在德裕七年时,又对这位莲花先生增加了一句批语。 “自称如池中莲花洁净无暇,实为尊崇外儒内法之人,毫无学识建树,满心阴暗权谋,以此修得养字之法,后又获得天外机缘,定是祖坟冒青烟所致,若此生能在与此人,定要将其锤杀不可,否则必成人间祸患。” 翻到最后,也能知道,这本典籍是先前张太忠为皇室整理天书阁时,所收录进来的一本典籍。 如果单纯当个乐子来看。 这本典籍,就像是姜慎闲来无事,对某些人的吐槽。 不过,细细一想,如此没有价值的典籍,张太忠当初又怎么会收录进天书阁占位子呢。 倒不是其中有多么大的玄机。 而是事实证明,姜慎对这些“小人”的判断都很精准。 所谓的莲花先生,原名是虞莲花,原来是中州护令伯虞老爷子的孙子。 后来,虞家门庭破败,虞莲花不知所踪。 那个时期,海端正在中州的藩台衙门做事,护令伯贪墨一案,还是他亲自查办的。 虞家抄家,也是海端下的令。 隐约想起来,虞家抄家的时候,自己应该是漏了几个人。 本想继续追查,当时的顶头上司陈倍之却说家都已经抄了,就此打住。 没想到还能和这个莲花先生扯上关系。 海端说出这些话过后。 心头止不住地一颤。 沈玉泽双眼漠然地看着自己。 即便是正气凛然,不惧皇权的海端见到如此眼神,心弦都有些情不自禁地发紧。 “海首辅,你的意思是说,陈倍之一案,还有内情?” “陛下……此事,臣拿不太准。” 沈玉泽收回那股眼神,喃喃自语道:“真要陈倍之和这个莲花先生搅和到一起的话,就说明天外天从明帝时期和德裕年间就开始渗透了。” 明帝,是沈明贤当初驾崩过后,沈玉卿给他的皇帝谥号。 德裕,则是沈玉卿在位时期的年号。 转念一想,陈倍之在中州主政时期,固然作恶多端,但明帝当时所下的旨意是九族凌迟。 夷灭九族是夷灭九族,九族凌迟是九族凌迟。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处决方式。 沈玉泽旋即走出上书房,先是来到卢淑惠的慈宁宫,又往万寿宫的位置传了一道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