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江南》-《诗相》
第(2/3)页
杜甫在湖南长沙过世后的第二年,唐代诗坛的顶流人物白居易和刘禹锡相继呱呱坠地,这两位中年后才成为生死之交的大诗人,首次见面竟然是放在了江南名城扬州,因为在此之前,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任职地方主官。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大力疏浚西湖造福当地百姓,因此今日的西湖尚有名叫白堤的地方,是为了纪念这位素有政绩的市长,再者白居易也甚是喜欢西湖景色,并说到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苏杭任职,白居易自是游历了两地风景,因病修养离任后,又与正式认识的刘禹锡,一唱一和在扬州一带游历,对江南的风景自是了如指掌,后来离开江南在东都洛阳时常与刘禹锡唱和诗词,两人回想几年前携手游历江南时的美好,他们以“忆江南”曲拍作诗互赠对方,于是白居易便有了《忆江南三首》,其中第一首因有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而传诵较广。
《忆江南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从白居易诗中的《忆江南三首》可以看出,江南的美丽在白居易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中唐时期的江南,俨然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胜地。第一首开头就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充分表明白居易认为江南的风景特别好,对江南的风景谙熟,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首开头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可见杭州最受作者喜欢,而西湖的风景可能是作者的最爱,才会留下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第三首开头写“江南忆,其次是吴宫”,也即在作者的眼里,苏州吴宫的美仅次于杭州西湖。作者为什么要回忆江南的美景呢,泰半是因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时的江南,百花盛开,已经极其红艳美丽,红日普照时,显得更加耀眼动人,一江春水在红艳艳的阳光照射下,粼粼的绿色波纹呈现为蓝色的摸样,充分表明作者非常喜爱景色宜人的江南春景。
诗人白居易先后在杭州和苏州任职,从第二首和第三首看出他,在杭州任职期间,中秋月圆之日,游历观赏天竺寺,寻找三秋桂子,登上郡亭躺卧,观看钱塘江的潮起潮落,在苏州任职期间,一杯接一杯的喝着吴宫的春竹叶美酒,并在吴宫里欣赏着翩翩起舞后美的像芙蓉一样的歌姬。从白居易的这组诗看出,白居易在苏杭的日子实属让人欣羡不已,在杭州就游山玩水,在苏州便莺歌燕舞,可见是非常幸福的仕途中人。中秋桂子,钱塘潮头,何时再重游,吴宫美酒,歌女起舞,早晚复相逢,充分呈现了作者对重游江南欣赏美景的期待,更是期待与至交刘禹锡再度重访苏杭,史上的白居易是幸运的骄子,一生顺遂无特别重大的挫折,在回到洛阳后,与好友一唱一和,依旧可以回忆江南的美好。
这三首《忆江南》,看似各自独立,通读下来,便会发现他们前后照应,脉络相承,可构成有机整体,是层层递进的诗作。第一首中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广泛流传,有总揽三首诗中描写江南美景的效用,接下来再描写最忆杭州的秋景,然后描写吴宫之景,论诗词艺术感,第二首诗不及第一首,第三首再次之,虽无一气呵成之感,却也能顺利将三首诗贯通一起,颇能呈现作者的高超的赋诗技巧和艺术美感。尽管白居易在苏杭的任职时间不长,对江南的印象却能长留心中,可见白居易所处的唐代,江南的风景颇受文人墨客的欢迎,众多优秀文人墨客的到来,也为江南的文化发展锦上添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