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也不允许! 他是大秦的长公子,自然是以大秦的利益为主。 当然,在这个情况下,以他自身的利益为上。 况且,他的道,与曲阜有太大区别,反而是与荀子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性本恶! 特别是荀子教导出了韩非与李斯两个法家大能。 而他作为大秦长公子,虽然走的是儒家之道,但只要他想要成为大秦储君,成为大秦下一任王,就注定要与法家有牵扯。 以儒为主,融法之势,这便是扶苏为自己设想的路。 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没有走通,反而是让一身修为,停在了半路上。 ........ 临淄。 稷下学宫。 “老师,如今秦人兵临城下,我们当如何?” 伏念神色复杂,朝着荀子,道:“以齐国之势,只怕是不会反抗了。” “那些老世族鼓动,最后也会无济于事,最多在临淄爆发一场混乱,有秦人在,难成气候!” 闻言,荀子从茅草屋中走出。 望着伏念半晌:“纵然是秦人兵临城下,也不会轻易对上我稷下学宫!” “此番入齐的长公子扶苏,不是十三公子扶摇!” “与此同时,蒙恬不是王翦,纵然是有三十万大秦锐士,也未必能够拦得住老夫!” “扶苏乃是儒家修士,替老夫送一份信件,邀长公子入稷下学宫!” “老师,如今秦人兵临城下,秦人的长公子,未必敢入临淄吧?”伏念有些不解,不由得抬头看向了荀子。 “哼!” 冷哼一声,荀子语气淡然:“老夫耳闻,扶苏停留在了这个境界多年,想来对于问心林,很有想法!” “若是他不敢前来,那便意味着他与我儒家无缘!” “若是他来了,老夫不介意送他一份机缘,也算是给我儒家留下一线生机!” “相比于十三公子扶摇,老夫更倾向于长公子扶苏!” 伏念也不是一般人。 听完荀子的解释,他就清楚了。 荀子这是再为儒家铺路! “诺。” 点头答应一声,伏念转身离去。 这一刻,荀子淡淡的声音传来:“传令学宫上下,封宫三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