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听始皇帝说完,众人心中念头复杂。 他们开心于稻种的突破,也是复杂于这件事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甚至于人力。 许久,李斯站了出来,皱着眉头,道:“陛下的担忧,臣也深以为然!” “但是,现在的帝国,处处都需要钱粮,需要资源!” “这些年,帝国尚未支付瀛州的一切开支,这些开支,都是东宫支付!” “驰道计划太过于庞大,几乎覆盖整个帝国,臣建议一条一条修,这样一来,朝廷的压力会小一些!” 说到这里,李斯双眸微眯:“陛下,瀛州可是太子辖地,按理来说,这些钱粮,包括驰道都应该由东宫.......” “这些年,秦楼,东宫商社,积累了大量的钱粮与资源........” 很显然,李斯盯上了扶摇的家底,根据可靠的消息,扶摇的家底,完全可以覆盖这笔支出。 “李相此言差矣!” 这个时候,郑国站了出来,反对,道:“若是这样做了,瀛州的赋税,瀛州的稻谷,包括一旦瀛州发展起来的资源,国府都不要了?” “治粟内史,瀛州乃是太子辖地!” 李斯无奈苦笑,朝着郑国解释,道:“瀛州的赋税,四成上缴国库,三成上缴东宫!” “剩下的三成,作为瀛州官府的开销!” “这也是这些年来,朝廷对于瀛州没有大量的投入,瀛州依旧是能够运转的原因!” “高产稻谷已经培育出来!” “陛下也说了,不光是瀛州可以种植,昔日的楚地,诸越之地都可以种植!” “到时候,帝国不会缺粮,而且,瀛州的赋税,四成属于朝廷!” “等瀛州丰收,这四成 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是,当下的大秦帝国,根本拿不出这样庞大的资源,要不然其余的工程就得停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