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虽然是缓坡,但地面比较粗糙,而且还有一些凸起,便于爬行或者蹲着前行的时候借力。 “这个通道规格设计的刚刚好。” 爬行时候非常省力,也不拥挤,而且充分考虑到煤球的体型。 即使以后煤球长大,也依然能从逃生通道进出。 大约走了不到一分钟,贾谦和煤球就到了通道尽头。 通道尽头同样是一扇安全门,只是这个安全门小了很多,边缘并不规则,大致呈现出一个圆形。 犹豫了一下,贾谦并没有直接开起安全门,而是将安全门打开一个微小的缝隙,扔出了一把石斧作为标记。 “走,煤球,我们去看看具体位置。” 带着煤球,贾谦走出庇护所,按照记忆中的大致方位开始寻找逃生通道的出口位置。 很快,一人一熊在庇护所正门,右上斜坡、一个被树木包裹的小山包的背面找到了扔出来的石斧。 “这伪装,真是绝了!” 望着和周围石壁融为一体的通道出口,贾谦赞叹不已。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安全门为什么不是规则的矩形,而是不规则的圆形了。 因为安全门与周围石壁接触的缝隙要便于伪装! 这些缝隙本身就不大,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里有一扇门户,谁能看出来这些好像石头天然纹路居然是门户缝隙。 贾谦再一次被文明史书的创造力所震撼。 将逃生通道附近的地形记下来,贾谦观察了一下附近环境,然后返回庇护所。 路上,他取出一个装海水的旧塑料袋,在土坡上挖了些土带回庇护所,他准备种植蔬菜,所以要找到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 由于普通鉴定台,并不能鉴定出土壤各种颗粒含量,因此贾谦决定采用自己的方法。 返回庇护所后,贾谦将土壤里的小石块、植物茎叶去除后,又在塑料袋里灌满水,用力摇晃,直到所有的土壤团块都散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