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香港街头翻滚着的牛河还有那热汗淋漓的男臂,于食于色皆是风景。 但是赵子彤却无心欣赏这股风景。 “干杯!李大哥,你多喝点!” 两瓶珠江啤酒,一碟干炒牛河下肚。 她已经从黄毛大哥那里获得了不少有用的讯息。 黄毛大哥叫李国强,今年38岁。 黄毛大哥和几个兄弟虽然打扮得象黑社会收高利贷的。 但其实他不是本地香港人。而是在七十年代从大陆偷渡过来的装修工人。 说是装修工人,其实在他们老家就是就是泥瓦工。 在那几年自然灾害的年代里差点被饿死,一家人才逃到香港。 香港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 不仅是地理位置特殊,历史原因也很特殊。 从1841年香港“卖地”至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的100年间, 香港作为远东地区的贸易转口港和商埠,主要产业是转口贸易。 以及围绕转口贸易发展起来的航运业、仓储码头和船坞业,和金融业等。 所以后面很多富豪发家都是靠船运。 比如船王、赌王之类……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房屋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的展开。 但是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房地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 创办于1898年的英资置地公司,是当时最重要的地产公司, 在香港最繁华的商业核心区中环,持有一系列优质的物业组合。 当时,地产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置业收租,地产发展并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 总之,置业收租给大业主和置业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总结起来就是: 不管在内地还是香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 有土地的就是大佬…… 以前是田地出租給佃户, 后面是土地出租给公司和打工仔。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香港经历了3年零八个月的日本法西斯统治。 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港英政府才能重返香港。 之后展开了大规模重建工作,经济才得以迅速复苏,人口重新开始大量增长。 人口的增长,使大批香港居民和内地新移民被迫搭建棚屋、木屋和“纸皮屋”,形成了许多人口稠密的木屋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