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可退之事(二)-《靖天监》


    第(2/3)页

    人们推测可能是陛下又和他商量了一些政策的实施。

    而且这些政策单个可能不费钱,但是很多放在一起就费钱了。

    当然他们没有想到韩尚书是因为挣了不少又花了不少而心疼。

    毕竟谁能想到除了税收之外又来了一比收入。他们不是很担心靖天司的存在,毕竟现在的靖天司对于监察官员这件事上还没有什么话柄。

    只要他们没有反叛,靖天司的人就不可能管到他们头上。这也是大临的规矩。

    沈均神色疲惫地躺在床上,没说一句话。

    陛下虽然没有反驳他,却也没同意他所说的话。他知道陛下知道这些事。

    可陛下年纪大了,对未知的探索不如他这样的年轻人。

    他不怪陛下,因为现在没有什么心力去怪。

    镇岳关,雪停了。

    王昀霁走出屋门,来到城墙之上。看着远处雪色和绿洲中依旧青葱的松柏。

    感慨这里的风景依旧很迷人。

    只不过自己以后怕是见不到这样的风景了。

    昨夜本来充满迷惘的心逐渐生出一股遗憾苍凉之感。

    他不是多愁善感之人,但也不至于悍不畏死。

    不害怕死亡,是他身为大临军人的骄傲。

    可不想死,是他作为一位丈夫和一位父亲的责任。

    王昀霁走到依旧守在城头的杨参将身后,说道:“你先回去歇息一会儿。这里我守着。刚下完雪,他们不方便打过来的。我们也可以安稳一两天。”

    雪下的很大,能没人膝。

    在初冬有这样的大雪极为少见。

    若是在别处没有十余日是别想通行的,可这边风大两三日便差不多可以将雪吹去周遭的低洼处,镇岳城附近地势较高。

    用不了一两日大雪就将被吹散。

    到那时拓拔捷辙就会再来的。

    虽然还是一样的局面,但最起码有一定的机会可以准备一下。

    长安城在那一夜的抓捕后又开始了风平浪静的日子。因为中秋节快到了。

    大临晟化五年八月十三日。拓拔捷辙亲率十万大军兵临镇岳城下。

    拓拔捷辙甚至连派人劝降的事都没做,他近些日子总感觉心慌,一定要趁早解决这件事。

    迟则生变。他在心里这样想着,随后他派遣前军开始攻城。他们没有带大型的攻城器械。

    而正门那里早已被王昀霁下令用水封住。

    拓拔捷辙并不担心王昀霁会在大雪时逃跑,出了镇岳城他们没有地方去的,这种大雪的威力足以摧毁王昀霁身旁那些贵族子弟的意志。

    他们会选择待在这里等待援军而不是选择先离开被威胁的这里。

    等在这里比选择后退更为安全。

    拓拔捷辙此次带领了近五万骑兵。

    所以他没考虑过王昀霁他们会在学消退一些时逃跑,那帮贵族子弟在没有马的时候跑不远的。

    拓拔捷辙没想明白像王昀霁这种人为什么会护送这帮废物前往西域。

    他王昀霁又不是那种还说话之人,拓拔捷辙百思不得其解。

    他看到周围的士兵把半张饼放进口袋,并且紧紧地扎上时。

    他想通了。可他没有做出反应,毕竟这也只是一个猜测而已。

    他已经老了,如果在关键时候出现了问题,他那群儿子会逼迫他退位的。

    所以他决定赌一把。他下令守在绿洲那群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拓拔捷辙想的很好,但他忘了自己留守在绿洲的大部分人就是他刚才所唾弃的贵族子弟。

    那群人除了一事无成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遵守规矩。

    所以当他的命令传达到时除了少部分人听取了以外,大部分人都只是当做这是国主的作威作福而已。

    十三日午时,在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镇岳城外,几架高耸的云梯被送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