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少年-《靖天监》


    第(2/3)页

    辛有物有点无语,怎么感觉你说自己三品就像别人说自己八品九品那样轻松呢?

    他不理解沈均为什么不和他说明白情况,他要知道王少跃是这么个情况,他才不会说出那种让他珍惜身体的话,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让一个三品注意自己的身体,就和让平帝注意一下自己在后宫的言行,这不是纯纯的脑疾吗?

    辛有物看着王少跃,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他要说的话了,过了很长时间,辛有物才缓过来自己说的话。

    于是他说道:“那既然你的修为都已经到这个水准了,为什么不去从军,以你的修为能够在军中得到不小的支持和不小的帮助呢。”

    王少跃摇摇头,说道:“老师和先生是希望我读书的。而且先生说我不仅在学武是那个有天赋,在读书上也有天赋的。”

    辛有物发现自己把这家伙还是学习好的人这件事忘了,一个十七岁的三品,一个能够保证自己有五成把握考上状元的人。做哪件事都是如鱼得水的存在了。

    辛有物终于明白沈均和高泓安的眼光有多么独到了,王少跃这可以称得上是天才了。

    只是这只是王少跃自身的特性,而高泓安和沈均的帮助也注定不平凡。

    而且辛有物知道王少跃现在的性子虽然和沈均一样毒舌,但是骨子里那种性格还是和高泓安差不多的。

    或许王少跃无法做到对世人都充满包容,但是王少跃一定能够做到像高泓安一样对大临充满热爱。

    现在的大临最缺的就是像王少跃和高泓安这样的人,虽然现在的大临人都很骄傲大临的身份,但是那不代表他们爱国,如果给他们同样的地位和身份,他们不介意换一个国名,换一个皇帝。

    平帝确实是他们眼中大临唯一的皇帝,但那只是大临的皇帝。如果大临不在的话,他们就不会在意谁做这个皇帝的。

    而朝堂上诸公所求就连他自己其实无非就是一个“名”字,生前身后名。就如那篇前朝文章一般: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但是他不觉得自己能够做到王少跃和高泓安这种无私的热爱,像是那位护国公钱俊就是如此。或许在钱俊眼里。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名号。

    卢阳王确实是一位不差的王爷,在一些事上确实很有章程,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位好皇帝,他这个人虽然能够很忍,但是他这个也绝对够狠。

    他这个人的狠辣程度绝对要比他所表现出来的狠辣更为多一些。辛有物不觉得像卢阳王这样的人会是什么好人。

    因为在所有事情上他都处理的太过好了,辛有物也听说了卢阳王在聚悦德的那场闹剧。那场闹剧足以看出来卢阳王的度量。

    所以辛有物觉得卢阳王就不是一位好皇帝,至少不是适合大临的皇帝。大临现在不需要忍,也不需要愤怒,现在的大临需要的是稳。

    北方基本上安定,土地收获也不差。而南方虽然偶有灾害。但是却不会导致大的事情发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