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有一个,被周景明拉扯出来后,在一旁叽叽歪歪,跟周景明说:“哟呵,还挺横!把票拿出来看看,要是跟老子一样,也是站票,别怪老子跟你急!” 周景明只是瞥了他一眼,摸出插在腰间用于防身的匕首,往面前的小桌上一拍,那人顿时老实了,灰溜溜地抽身钻进人群,也不知道去了哪一节车厢。 这年头的火车,检查没那么严格,别说只是带把匕首,有枪证的话,带着枪上车的都有。 漫长的旅程,拥挤的车厢,小小的座位成了车厢里最舒服的容身之地,分毫不能让,不然的话,遭罪的只会是自己,何况,有的人只会得寸进尺。 所以,收起助人之心,保证自己舒坦,很重要。 事实证明,亮过匕首的效果很好,之后,那座位哪怕周景明离开,也再没有人去坐那座位。 两本小说,一本《边城》,一本《围城》,周景明发现自己不适合这样的书,看得有些费劲,于是走马观花,好在催眠效果很好,看上一阵,就让人开始昏昏欲睡。 而睡眠,无疑是最好打发时间的方式。 即使如此,他也只是花了三天时间,把两本书看完,似乎一回头,发现自己连完整的故事梗概都串联不起来,可见他看得有多糊涂。 无聊了,就在车上跟人瞎聊,时间一久也没了话题。 出了嘉峪关,越往西人烟越少,戈壁无边,沙漠无际,渐渐地,能看到绵延不绝的山脉躺在天际,到处一片广袤苍凉的景色。 好在,车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但越是这样,周景明心里越是警惕,到了现在,剩下在车里边的人,有不少应该就是到北疆淘金的了。 北疆自古就是充军发配的场所,一般人不会愿意来这鬼地方淘金。 愿意来的,大多也是日子过不下去的盲流、刑满释放的人员,或者压根儿就是逃犯。 这些人大多光棍一条,无牵无挂,不过越是这样的人,越无所顾忌,阴险的手段、狠辣的心性,反而在北疆这样的地方能混得很开。 干了数年地质勘探,周景明就知道有几个本钱不小的金老板,都是在劳教农场走过一遭的人。 包括上辈子的周景明,也是一样。 他认识的淘金客中,在各地劳教农场呆过的,占到半数。 这也是周景明不想从老家带人来的原因。 他们的淳朴和那点田间地头、邻里之间的小算计,在这里不够看,而且很致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