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许总,好消息……” “我们的改款车型上线,在线下反馈很好,受到了消费者线下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续航增加后,售价两万八的‘星辰02’卖得更好了,销量一度超过‘星辰01’!!” 会议室内,大伙儿很兴奋。 原本以为。 这个价位的消费者,会对价格极度敏感。 起码在他们的认知里是这样的。 都买两万块的车子了,对几百块钱,一两千块钱的定价很“敏感”,那是应该的。 从线下经销商反馈来说,也是如此。 很多人本来没有下单的意图,可就因为门店试驾活动,赠送一把十几块钱的雨伞,随处可见的保温杯,就愿意来跑一趟。 最终也有不少人产生了下单的想法。 “送鸡蛋”这种策略,在下沉市场永远是管用的。 只是按照常规来说。 一款商品的入门款,往往才是最畅销的。 入门款的价格更低,也是消费者能花最少成本够到的门槛。 这点看其他车企就能看得出。 没有什么车型,是顶配能卖过标配的。 这属于行业常识。 可他们星辰偏偏做到了。 而星辰02的售价更高,在自研电机下线,以及优化产线一系列动作后,毛利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许易看着激动的众人,笑而不语。 这个销量比例,和他之前所预测的,大差不差。 完全在掌握中。 很显然。 “性能比”和“性价比”这两个概念,在目前的行业内,还没多少人将其意识到,所以会觉得很意外。 消费者买东西本质的逻辑,并不是贪便宜。 很直观的说。 两万块钱的车子便宜吗? 很便宜! 但市面上多的是,还有一万八的车子,一万五的车子,甚至一万以下的车子。 那些车子难道就不便宜吗? 消费者最在意的是—— 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东西,这就是“性能比”的概念。 诚然星辰01作为入门款配置很厚道。 而星辰02作为进阶款,更长的续航,更好用的娱乐大屏与倒车影像、还有刻意拉长了十公分的空间。 这些更是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