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嘶——” 听到这话。 城资集团的一行人,冷气直往肺里吸。 年销二十万台? 三十万台?? 那得带动多大的就业和税收? 放在整个国内,也是一流的汽车企业。 他们这种地方,能养出这样的企业?? 就这话。 许易敢说,他们都没敢继续往下想! 多少有点刺激了。 要是真成了,那还不得起飞喽? …… 当然。 他们在来之前,也做过测算了。 保守点估计。 把星辰汽车目前的制造规模,按照年销八万台的新能源车企去估算。 要是乐观点,年销十万台以上,也是可以的。 对地方来说足够下重注了。 只不过,车型的售价,和技术方面还是有所局限。 年销十万台,几万块的入门车。 和年销十万的,二三十万价格的豪华车。 整体规模和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水平也不同。 后者有影响力竞争力,能带动行业上下游,前者容易被淘汰。 “咳,许总…贵公司的未来目标,的确是足够长远,但咱们还是先来谈谈近期的规划吧。” 李义光擦了把汗。 许易点点头:“我们打算投资新建工业4.0的汽车工厂,计划最大规模在年产50万台新能源汽车,用于现有车型的扩产,除此之外,申请独立的新能源造车资质和独立销售资质同步进行……” 现在改建的国金造车工厂,毕竟产能是有上限的。 虽然星辰mini的结构简单,装配工艺并不复杂,但在不进行额外扩张的情况下,年产二十万台,差不多是极限了。 别看年产二十万台车,看起来好像很多。 实际分摊下来,每个月也才一万六七千台车的销量。 对于微型车这个巨大的市场来讲,还真不算多。 所以新建4.0工厂,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电池、电机、电控……冲压、焊接、涂装、总装。 按照全流程数字化和自动化布局。 总建厂投资在15亿到20亿左右,占地面积达到三百亩,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配套设施,土地和资金方面,自然是多多益善。 要解决低价土地和大笔建厂资金的问题,那就要看地方城资的诚意了。 拿现在的星辰汽车来说,有了初步的销量与实车战绩打靶,无论落户在哪个省,都是极其受欢迎的。 听完星辰汽车这边的计划。 城资负责产业投资的副总经理杜瑞弘开口道: “按照股权融资加产业落地的形式,我们初步可以拿出十亿的项目总投资基金,要求占股达到8%,另外还可以提供三百亩的低价工业用地,政府这边免收50%,外加一亿元的土地减免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