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意气-《知否之护姐狂魔》
            
            
            
                
    第(2/3)页
    盛长桢入殿之后,赵宗全并没有急着询问他的来意,而是挥舞着手中奏章,展颜道:“盛爱卿,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份紧急军情奏报!”
    旁边小太监接过赵宗全手中的奏章,呈到盛长桢面前,盛长桢取来一看,心中顿时一惊,同时感叹:世间真有这么巧的事?
    原来,盛长桢此次前来求见,其实就是为了找个由头出外,避开即将到来的礼议之争,远离汴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出外也分情况,若是外放为地方官任职,那没有个三年五载就别想回来,这可不是盛长桢想要的。
    既然如此,就只有出外在边疆谋个主管军事的职位了。
    大周北境有北虏,西北有西贼,最近虽无大的战事,但中小型规模的战事却是不断,因此盛长桢去了边疆也不会无事可做。
    而且在大周,历来是武将领军的同时,上头还要有文官辖制,盛长桢虽为文官,也照样可以主管军事,获得军功。
    当然,前提是,盛长桢得让赵宗全相信他真有军事方面的能力。
    只要盛长桢在礼议之争来临之前提前离开汴京,到边境领兵,既可以避免被迫站队的两难境地,又可以顺便捞些军功,为自己接下来的晋升铺路。
    不过,盛长桢少詹事当得好好的,若是莫名其妙寻求出外领军,难免惹人疑窦,必须要找个合适的由头才行。
    盛长桢为此思忖多日,也没想到什么好理由,正一筹莫展之时,张桂芬派青虹给盛长桢来了个下马威,却是正好打开了盛长桢的思路。
    将门虎女思慕豪杰,盼君如是;六元郎意气激昂,投笔从戎。
    这就是盛长桢苦心策划的戏码。
    因为未婚妻言语相激,一怒而自请出外领军,虽然有些不符合盛长桢如今正四品高官的身份,却正符合盛长桢“少年人”的形象。
    盛长桢以前,往往展现出与自己年纪不相符的可怕成熟,因此而立下许多功劳,飞速晋升到今天的位置,但与此同时,这样深不见底的盛长桢,早已令城府深沉的赵宗全心中对他忌惮颇深。
    要知道,为人臣子,却让君主觉得难以掌握,可绝不是什么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