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东方的近况-《荣耀归于罗马》
第(2/3)页
所谓除恶务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罗马大军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直向北推进到埃迪尔内,将北方边军与君士坦丁堡大军区之间的通路重新打通,连成整体,以威慑仍在草原边境虎视眈眈、来回游弋的匈奴人一部。与此同时,瓦伦提尼安皇帝坐镇开始处理东帝国的行政事务、致力于恢复秩序、战‘乱’重建,军事方面的指挥权则全权‘交’给了从罗马受命而来,将代替阵亡无嗣也没有养子的瓦伦斯,荣膺东帝国奥古斯都的狄奥多西。
刚刚结束在日耳曼的军事行动、马不停蹄、风尘仆仆赶来的狄奥多西顾不上为自己成为帝国的皇帝而庆贺,就雷厉风行地接过了重担继续解决残余的哥特人。
经过缜密思考后的狄奥多西果断取消了瓦伦提尼安之前的重兵围剿的方案,改以封锁、清剿、招抚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选择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略要地,原先修建有要塞或堡垒的直接派少量但足够坚守的军队驻扎进去,没有城堡的就地垒土筑城,这些城堡每个都可以覆盖一定的区域,最终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使藏匿起来的哥特人无法大张旗鼓的四处活动,活动空间受到不断压迫,恐惧慌‘乱’之下最后暴‘露’自身位置;至于清剿、招抚,则是下一步,无需派遣重兵,劳师动众反而容易使哥特人望风而逃,不如‘精’简军队,将剽悍的条顿骑兵分拆成数十股撒出去,依托各处城堡的补给、支援和情报,成为网中的蜘蛛尽情收割被黏住的猎物,不过考虑到这样做耗时恐怕不短,所以再辅以招抚的手段,放下武器、投降的哥特人可以饶其不死,不过要充作军奴,负责替军队耕种粮食和沉重的战后重建任务,正好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狄奥多西将自己的方案呈报给瓦伦提尼安后,迅速得到批准,随即开始施行,经过几个月的检验,事实证明效果显著。原本肆意流窜在‘色’雷斯、马其顿等几个行省内、烧杀抢掠的哥特人溃兵,终于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大股的溃兵被恢复抵抗的城堡挡住,之后被汇聚而来的骑兵聚歼,而小股的溃兵,或是恐惧之下,求生意志占了上风纷纷出降,或是被无处不在的骑兵追的一日数惊,惶惶如丧家之犬,不敢作丝毫停留,‘骚’扰乡野村镇了。
很快,南部地区基本恢复了正常,村镇居民再也看不到荒野上偶尔如风掠而过的骑兵,也听不到凄厉的惨叫声,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乱’终于渐渐平息,然而,打开地窖、拆掉用木条封死的‘门’,走出去他们剩下的只有满目疮痍。
虽然战争带来的伤痛仍在折磨着人们,但至少希望降临了,不过南方的逐渐平稳并不意味着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已经得到缓和。因为在北方,广袤而渺无人迹的‘色’雷斯平原,为狄奥多西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没有了城堡的封锁和情报,骑兵在一望无垠的荒野上很难捕捉到哥特人的踪迹。另外,随着溃兵中的薄弱部分基本被消灭剩下的都是狡猾顽强之徒,特别是哥特国王卫队,那仍然是足以构成威胁的军事力量,而且,趁着狄奥多西把‘精’力主要投注在南方的时候躲在北方的哥特国王成功收拢了不少散布的军队,并且很可能在筹划着冲破边境防线,去往草原。
狄奥多西当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在草草布置了一下南方的善后事务后,立即亲自来到北方,就近调遣大军,开始布下天罗地网准备逮住机会,彻底消灭哥特人的中枢。
可惜,这一次,足智多谋的狄奥多西百密一疏,被狡猾的哥特人欺骗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风平‘浪’静后,狄奥多西从撒出去的骑兵斥候那里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哥特人正在秘密集结力量准备突袭卡姆奇亚河隘口,然后渡河逃亡草原。于是,狄奥多西开始布置军队,准备在隘口来个瓮中捉鳖。
但没想到,一切迹象都像是真的,哥特人也的确攻击了隘口,然而攻击隘口的并不是国王卫队,而是一群悍不畏死、不惜拿自己作为‘诱’饵,吸引狄奥多西视线的偏军!
结果自然是一番‘激’战,哥特人全部被杀,狄奥多西所部的损失微乎其微,但是一则坏消息也同时传至,哥特人真正的残存‘精’锐包括国王在内,声东击西,趁着狄奥多西坐镇卡姆奇亚的时候,突袭了巴尔干山脉的另外一个通向草原的通道伊斯克尔河隘口,那里的驻军措手不及被突破了防御,虽然自身并没有遭受太大损失,但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哥特国王带着最后的‘精’锐向北扬长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