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解散-《荣耀归于罗马》
第(2/3)页
“……新的禁卫军团编制方面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罗马城内骑士阶层及中小贵族中选拔而出,取其忠诚、勇武、诚实、品行兼良者充入,职司皇宫、神庙、广场、元老院及重要建筑等巡逻护卫仪仗。这一部分禁卫军都是来自恒产阶级,并且身家利益与帝国荣辱休戚相关,而自身又一般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可塑‘性’的素质,选入禁卫军中,严加训练培育,可为国之栋梁,同时又能在帝国中坚阶层中重新召唤共和国时期那种强烈的爱国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部分,则是番上驻军,所谓番上,即每年定时从各行省驻军中召来屡立功勋或是考核优良可堪表率的模范军人,他们将作为禁卫军驻守罗马三年,而后返回各自所属,而这三年期间,他们将不仅可以将边军的英勇服从、恪守纪律的优良风气传回罗马,同时也能为罗马源源不断训练出优秀的士兵和低级军官!而作为他们自身,驻守罗马以及禁卫军的身份将是一份值得珍藏的荣耀,优渥的待遇和罗马民众的崇拜也会‘激’励边军将士更加奋勇杀敌!”
“第三部分,本将拟从罗马城中适龄孤儿和普通平民家中儿童中招募,这些儿童本身具有非常优秀的潜质和可塑‘性’,军营将是训练和教导他们最佳的场所,军营可以让这些帝国的未来远离低俗的社会不良习俗以及肮脏的罪恶环境,这些儿童将接受最系统、最合适、最优良的教育,最终成长为帝国的有用之才!他们既可以是最合格最优秀的帝**官,也可以是能力不俗的官吏,他们将怀着对帝国的忠诚和对社会的感恩奔赴各行各业,为帝国矢志效力!”
奥卡一字一句,声音洪亮若金石,振聋发聩!
四周坐席上的元老们鸦雀无声,目光全都被牢牢地吸引在了那个昂然而立的身影上。没有人质疑、没有人驳斥、没有人异议,甚至没有人‘插’嘴,整个陈述过程中,元老院的殿堂内,是如此的安静仿佛只是属于一个人的演讲。
一个小时后,当奥卡霸气十足地将提案票决‘交’由元老院审议时几乎是整齐划一的,所有中立派系的年轻元老们,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就投了赞成票!而接下来,格拉蒂安派系的元老们面面相觑,迟疑了片刻也纷纷举起了手,而皇后派系,最终齐齐选择了沉默,既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而是全部弃权,于是,结果,参与票决的元老一致通过了奥卡的提案!
就这样,在数百名帝国元老内心的惊涛骇‘浪’、‘波’涛翻涌中,帝国的禁卫军被奥卡重建的近卫军取代了,所有参与殴斗的原禁卫军士兵一律发配不列颠行省戍边,带头的麦斯穆斯以及涉及‘阴’谋栽赃陷害的赫拉诺斯被直接数罪并罚,直接处以绞刑!而卡拉斯则被剥夺军职判处监禁三个月,之后贬为平民,唯一保留的巴迪亚斯也从千夫长的位置上消失不见。
于是,在所有人不及反应的短短几天时间内,奥卡就完成了对禁卫军从一无所知到彻底掌控于手的奇迹!甚至,反手之间,整个禁卫军已经经历了解散重生,无论是从根基还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毫无疑问,这支崭新的近卫军都将牢牢控制在奥卡的手中,因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缔造者!
而如果是后世的人看到奥卡那份关于新近卫军的构建方案的话恐怕立刻就会惊呼一声:“这不就是类似于西点军校的存在吗?”
建立这样的全封闭式训练营地,只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纪律体系,很快,这个新的近卫军就会成为罗马最伟大的军事人才培养基地,未来将源源不断地为帝国提供优秀的人才,虽然这些人才名义上都是效忠帝国的,但毋庸置疑,那些未来从这座军营中走出的人永远也不会忘了他们的校长,或者说指挥官,奥卡!
想象一下,中国民国时期,蒋大头靠的是什么来维系自己在军队内部的统治?不就是因为当初,他曾是黄埔军校名义上的校长吗?那些黄埔出身的民国将领们,即便出于个人意愿,也许并不支持蒋大头但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节义还有军校这种承载着西方师生之间难以割舍关系的特殊载体,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无条件地支持那个哪怕只是名义上教导过他们的校长,否则,他们恐怕立刻就会受到同届的唾弃和鄙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