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兄弟相看各一方-《乱世谋凰》


    第(2/3)页

    萧殷这才一步步靠近,上次见面还是在太和殿外兵戎相见。如果没有刘知命以及御林军的拼死保卫,现在的位置或许就该换一换。天意弄人,成王败寇谁也说不得对与错。

    靠近牢房萧殷没有急着笑话败军之将,囚禁天牢一载有余的王兄。说道:“王兄好雅致,今年的风雪确实比去年大了一些。朕出宫之前大雪已经盖过了脚掌,如果站在鸿山之上,太平城定然会是一番别样的景致。”

    齐王萧坤这才缓缓转身,瞧着一袭蓝袍的年轻皇帝。继续将手臂拢如袖口说道:“可惜了,本王是看不到这番景致了。”一年的时光早已经将这位雄心满志的齐王消磨殆尽。

    萧殷走上前直接说道:“王兄在天牢中消息不同,朕在今年册封刘策为平南大帅元举兵伐吴。近来传来捷报,已经打到了建安城,直捣黄龙指日可待。”

    只见萧坤冷笑道:“在攻伐之上刘策远胜于舅父,有父皇二十年的治理大梁。如今的大梁远非二十年前的大梁可比,加上刘策的经陶伟略拿下一个小小的东吴不是什么难事。皇帝陛下是想说,父皇做没有做的事,你做了,也做到了。”

    显然齐王是在否定皇帝萧殷的功绩,好像再说如今大梁能攻伐东吴取得如此胜果不是你萧殷的功绩,而是先皇倾尽一生的积攒。你萧殷只不过是借东风罢了,算不得作为。

    挥手拍了拍残留在身上的水渍说道:“朕不否认,大军能东进是父皇一生积攒。只想告知王兄一声,你能做的朕也能做的到。按照大军的行程,在明年立春大概便能直达东吴都城。接下来大军南下,以刘策挥兵西进,陈庚率领南镜诸部南下,一举平定南楚天下一统。”

    萧坤

    自幼跟随林燮熟读兵书,在北镜熬打多年。也曾率领大军捣毁草原三部的祸乱,对刘策的《平南疏议》大有研究。低下身子以手作画,简易画出大梁,东吴,南楚的地理格局。

    掀起衣裙通过木杆间隔看着一副简易的边关图,对于略懂兵法的萧殷有些看不懂齐王的用意。齐王指着东吴的方向说道:“刘策的《平南疏议》本王看过,的确是一统中原最和适宜的方针。但是现在的大梁与十二年前的大梁不同,若是本王一定会先用最快的速度击垮南楚。在南楚没有喘过气的间隙,直接挥兵东进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等到南楚反应过来,那时候怕是整个南楚已经成为国中之国。”

    大局已定齐王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还未等到萧殷搭话齐王在东吴境内指出一地说道:“这是建安城,建安城有着天下最难攻破的名号。现在东吴地处南方,没有大雪,想要在最快的速度攻下建安城,须得首先疏通浯河。一旦浯河打通,大梁便可顺着浯河直达建安城。失去浯河险地的建安城无疑会减少一半的损失,只要攻破建安城半个东吴已经在大梁的掌握之中。”

    齐王的一席话让萧殷动容,刘策的做法便是如此。看着齐王将自己的想法,与想象中刘策的做法一一对应。两者没有对错,只是刘策的战略部署先后实行。齐王萧坤只在心中,不曾实行罢了。

    直到萧坤将心中所想一一道出,萧殷茅塞顿开。兄弟二人不知道多少年不曾如此坐在哪里,没有纷争的对话。说完心中所想齐王大快朵颐,一点都不觉得寒风刺骨。

    萧殷说道:“如果王兄不与朕争夺皇位,一定会是一位上将军。”

    不等话音落下萧坤说道:“本王志在帝王,就算皇帝陛下现在将本王放出去,也要看看至尊宝座。不过现在看来你的皇位坐的兵不顺心,朝堂就是一滩浑水,比沙场还要残酷。”

    正当萧殷要说话,萧坤突然问道:“刘策大声归来之后,你当如何处置这位平定两国,一统天下,功高盖主的权臣,陛下当如何自处。可曾考虑过在南镜有着刘知幸,一旦刘策倒发兵戈划江而治。借东吴与南楚之地,自立一国与大梁相对。手下皆是百战之兵,大梁又应当如何应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