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陆江淮父亲陆铭战死的那一场战事,被称为“泽口战役”,在大魏与狄国交界的泽口一带发生。 当时传回来的消息是,陆铭战略失误,中了狄国的埋伏,导致三万将士全部战死,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来,他自己也被狄国万箭射身,身死野外,被狄国的马蹄践踏,几乎没有完整的尸首,死状惨烈。 这个消息传回金陵的时候,朝野震惊,彰武帝大怒。 以忠勇侯府为首的一些朝臣,开始鞭挞陆铭刚愎自用、行事武断、不顾将士死活等,导致了极大了伤亡,也让泽口失守,狄国的铁蹄南下。 薛远山甚至还想请命接下陆铭的兵权,前往西北。 泽口战役发生的事后,当时陆江淮的堂哥陆随风被暂时调往别地驻守,也不知晓陆铭的计划。 他甚至也被狄国兵马困守在几百里之外,即便知道陆铭被埋伏,也没有办法给陆铭提供支援。 这也是陆江淮保护两个孩子身世的原因之一。 不然,若是被一些有心人利用,恐怕也要将战事的失误怪罪到陆随风的身上,控制他在军中行事,那样子,损失会更大。 父亲战死,国门失守,当时的陆江淮可谓临危受命。 他才跟孟听晚成婚,成婚当晚就因为皇长孙在南方平寇失踪而被迫带兵南下,好不容易平完了寇,就得知父亲战死的消息。 在得知父亲战死的时候,强忍悲痛,立刻进宫请命,继承定国侯府之位,前往边关击敌。 当时朝中还有不少人提出反对,说他二十来岁的年纪,根本不能抵挡狄国兵马。 彰武帝也迟迟不肯放出兵权。 因为他知道,这兵权一旦到了陆江淮的手里,恐怕就难以收回来了。 而北境失利的消息频频传回。 但彰武帝显然低估陆铭和陆江淮父子在军中的地位。 城外兵马得知满朝怪罪陆铭,还获悉了一些似真非真的要处罪陆铭的消息,在一些兵头子的带领下,发生的暴乱。 正值用兵之计,不能涣散军心,彰武帝还不能将带头作乱的人提出来砍头,以儆效尤。 最后是陆江淮平息了军中的暴乱,能快速重整兵马,全军快速前往边关。 到达边关之后,他一举拿回了三个被狄国攻下的城池,重振因为陆铭战死而涣散的边关军心。 此后,他一边御敌,一边修筑防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