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太子的心思-《儿读心,娘反骨,全家反派嘎嘎杀》


    第(1/3)页

    太子年轻的时候身子也没有这么差,彰武帝将他立为太子,一是因为他是长子,另一则是觉得,他或许能撑住,担起大魏的未来。

    但是,后来,太子身子越来越差了,直到最后不能来上朝,需要常年在府中休养的时候。

    开始有朝臣上折子,说为国本着想,要改立太子。

    彰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但储君之位却只有一个。

    他知道,改立太子的言论,背后是其余几个儿子的谋划。

    他们都是龙子,天然对这个位置有心思。

    何况还有几个藩王,是有军功在身的,在朝中具有一定的威望。

    但他不能这样做。

    彰武帝像是自言自语一样:“前朝就是因为立储纷争,造成国中有乱,才让外族有机可乘,使狄人统治了我们中原一百年,大魏绝对不能步入他们的后尘。”

    所以,大魏的皇位,只能立嫡立长。

    沿袭组制,才能避免诸子纷争。

    这话,刘能依旧不敢应下来。

    可他不应话,彰武帝想让他说呀。

    “你说,太子和奕儿能不能明白朕的苦心呢?”

    刘能:“……”

    被迫打工,笑不出来。

    可皇帝既然问了,刘能作为他的心腹,就不能不回答。

    “太子和皇长孙是父子,乃一条心,太子和皇长孙都是孝顺之人,他们会明白陛下的苦心。”

    彰武帝叹了一声:“朕的心思,满朝文武都知晓,太子身子没好的时候,朕一心栽培奕儿,但朕也担心啊,将来,奕儿的那些叔叔不服他。”

    所以,他才费尽心思,剪出了八大侯门的羽翼。

    留了一个权势不大,但也作为八大侯门之一的忠勇侯府给他。

    也扶持了一个曹国公给他。

    但近日,彰武帝越来越觉得,萧君奕可能不是最佳的人选。

    孟听晚心中里提到萧君奕有削藩的想法,彰武帝试探过他,发现他嘴上虽然敬重那些叔叔,实则内心不如嘴上表现的那样。

    彰武帝很是担忧。

    削藩哪是这样容易的事情?

    可是,他没有对太子进行过储君之道的培养。

    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萧君奕也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储君。

    这段时间,还频频陷入纷争之中,行事也不太成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