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着如此严肃的赵封。 大殿内所有人的神情都变得肃然起来。 “臣等恭听太子旨意。” 群臣齐声高呼道。 “在神州归一之前,吾大秦田地归国有,唯有拥爵方可得赐田地,唯有吾大秦有功之臣方可得赐田地。” “然。” “在原六国之地,此项国策并未完全施展,田地大多皆被六国富商,权贵所兼并。” “大秦收回的只有昔日被吾大秦抄灭权贵之家,其田地才归于国有。” “田地,耕地。” “无论哪一个时代皆是一国之本,不容马虎。” “此番。” “孤已经决定。” “收取天下田地。” “凡吾大秦疆域内,除爵位赐予田地外,其余任何田地皆收归于国有。收归之后,田地不允私自交易贩卖,违令者,将田地收回,不再赐予!”赵封沉声说道,带着毋容置疑。 每一朝,每一代。 为何过了两三百年就会发生造反谋逆,国本颠覆之果。 其根本原因就因为一点,土地被权贵兼并,普通平民无田可种,最终不得不反。 而赵封要做的就是将大秦的田地全部归于国有,除了拥爵位锐士,还有有功之臣能够得赐田地外,其余收取得到的田地全部都归于国有,不允许贩卖交易,一律按照人口户籍来分配,未曾分配的则是归于官田,以大军屯田种植。 “敢问太子。” “田地收归于国有后,天下无田地百姓该如何?”韩非恭敬问道。 “田地归于国有后。” “凡吾大秦子民,依人口户籍可分田地种植。” “孤要让天下子民人人都有田可种。”赵封不假思索的说道。 “收田地于国后,一律按人口户籍分配田地。” “那吾大秦有功锐士那一份该如何算?”李斯恭敬问道。 “大秦赐予锐士的田地自然还是锐士的,并且在他们作为秦人的身份上,还会赐予大秦子民相应的那一份田地。”赵封笑着说道。 “除吾大秦腹地外,原六国之地的田地大多被贵族掌控,此番强行征召,他们必然会反抗。”尉缭出声道。 “反抗?” 赵封嘴角一翘,挂着一抹冷笑。 “孤,巴不得他们反抗。” “只要他们反抗,直接夷灭全族,将他们的财帛,田地全部收归于国有,正好如今施展国策吾大秦国库已然空虚,就用他们的财帛来补充国库。”赵封冷笑着道。 听到这话。 朝堂之上的大臣都可以感受到赵封话里那刺骨的寒意。 “诸位上将军,传孤旨意。” “吾大秦五大营分镇九州,以主营为一部,镇守九州各处。” “一旦有乱象,先让各州州府兵,郡兵镇压,如若郡兵与州府镇压不了,那就让大营锐士上。” “只要敢违逆朝廷旨意,一律以谋反论处,持械反抗者,当场诛杀!从党一律拿下交由廷尉处置。”赵封看向了众上将军。 “臣等领旨。” 众上将军齐声道。 “此役之后。” “吾大秦子民将人人都有田可种,人人都有地可耕。” “骤时。” “吾大秦神州不再是单纯的兵锋攻克,而是万民归心,人文一统。” “此胜果。” “孤和父皇与诸卿共贺。” 赵封展开手,一脸郑重的道。 “一切为了大秦。” 满朝文武纷纷一拜。 而高位上。 嬴政眼中尽是喜悦。 他自然是清楚知道赵封这一策的关键。 田地。 所有百姓真正的命根子,有了田就有了粮,有了粮就可以养活一家。 神州八百年来战乱不断,诸国纷争,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要么就是被抓去当兵,死在战场上。 要么就是粮食被高昂的赋税所累,最终食不果腹,生生饿死。 甚至于。 除了大秦以外。 天下诸国的田地都是被贵族兼并,普通百姓根本无田可种,想要种田就要在贵族手中租赁,付出比赋税都不少的佃租,辛苦种植一载,最终收成之后,留下的粮食寥寥无几。 在这时代。 普通百姓们最大的愿望不是想要出人头地,更不是想要位极人臣,而是想要活下去。 而大秦,能够给他们。 “封儿。” “吾大秦之圣贤。” 嬴政缓缓开口道。 语气之中的欣慰与夸赞毫无掩饰。 “臣等附议。”满朝文武纷纷高呼道。 此间。 对于朝堂群臣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的田地都是立下了功勋后得到了朝廷赏赐的,是凭借军功与功劳得赐的。 对大秦有功,自不会被夺。 说到底,这是他们应得的。 只不过。 往后对他们有所限定的是他们的田地不能贩卖了。 “敢问太子。” “分天下田地于百姓,佃租几何?”吕不韦恭敬问道。 “相邦。” “田地分于百姓,并非是赐予百姓,百姓只有对朝廷分配田地的种植权,而非拥有权。” “收天下田地后,第一条律令就是田地不可转让,如若自己不种,官府立刻收回。” “至于佃租。” “赋税,便是佃租。”赵封笑了笑。 “太子圣明。”吕不韦心悦诚服的回道。 “如今吾大秦赋税几何?”赵封也出声发问道。 “回太子。” “吾大秦是军功之国,军队开拔粮草大多来源于民间赋税,粮税达到了十税七,相比于昔日诸国的十税八,甚至九要少了一成。”吕不韦立刻回道。 “恩。” 赵封点了点头,思虑一刻后,当即道:“从即日起,吾大秦百姓粮税降至十税五。” 此话。 石破天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