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咸阳! 九州三十六郡! 昭告之地! “圣旨临。” “昭告天下。” “今。” “陛下,太子思虑天下子民之苦,了天下子民之难。” “田地!” “吾大秦子民赖以生存之本,然天下万民少有能拥田地之民,田地皆被权贵兼并,被权贵所占,巧取豪夺,终失田地。” “故。” “陛下与太子隆恩浩瀚,降圣旨。” “即日起,吾大秦九州三十六郡内,大秦疆域之中,除大秦爵位赐予田地,除功劳赐予之田地以外!天下所有田地全部归于国有,待得官府造册之后,天下子民皆将以人口户籍分配田地种植,大秦将让大秦子民人人皆有田可种!国策施行,任何人胆敢不从,以叛国罪论处!” “此国策为恩泽天下万民之策,给予天下子民人人有田可种!” “其二。” “吾大秦神州一统之前,诸国鼎立,战事不断,诸国赋税皆是苛责繁重,让天下黎民难以维持生机,故,陛下与太子隆恩,赐天下万民恩泽。” “大秦赋税自下一次纳粮税起,降至十税五!九州三十六郡皆依此施行!” …… 天下九州所在。 来自咸阳的圣旨已然全部昭告而出。 这两道国策施行下,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 在听到此国策后,无数百姓都不由得惊呆了,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我的老天爷啊。” “这是真是假?” “朝廷竟然要给我们平民分田地?” “这不可能吧?” “我长这么大,一直以来都是给那些贵族老爷们做佃户,必须要交很高的佃租才能够种田,一年下来能够吃上一口就不错了。” “是啊。” “都是这样。” “或许只有原本大秦本土的人才有田地,毕竟有爵位的人才会得赐田地,我们的田地都被贵族给占了。” “陛下圣明,太子圣明。” “当真是大德啊。” “太好了。” “以后我们都要有田可种了,而且还降下了两成的赋税。” “以前我们是赵人的时候,赋税几乎达到了十税九了,免了这么多的赋税,我们以后真的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大秦才是最好的朝廷。” “以后再有人敢挑拨我们说大秦的不是,我一定要扇他。” “没错。” “我们以前故国的朝廷就是一群酒囊饭袋,如今能够在大秦过好日子,我知足了。” …… 圣旨临。 政令施。 随着圣旨宣布。 整个大秦的子民都是为之沸腾。 无数子民都为之欢呼,无数百姓为之雀跃,无数百姓都大骂着曾今的故国,骂着故国的朝廷,此刻,大秦疆域内,曾经属于各国的子民都是归心大秦。 而那些手握田地的贵族,此刻却是笼罩了一层阴云,默默的退开,归府商议对策。 同时。 在这圣旨半步后。 大秦驻守天下的各个大营也是纷纷调动了起来。 随着大秦定神州。 五个大营分镇大秦五方。 北疆镇守北边,防范异族。 另外四个大营则是分布很开,镇守各州。 大营镇守在何处,这是经过赵封与王翦商议之后所定,为的就是天下安稳。 曾经的魏地,如今的梁州。 “诸位。” “如何看待此番秦国的举措。” “秦国收缴天下贵族之田地,分配于民。” “这于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 项梁看着汇聚的众人问道。 “坏事,天大的坏事。” 张良叹了一口气,一脸的无奈。 “子房。” “这难道不应该是好事吗?” “秦国这一项国策可是针对天下贵族,收了他们的田地,他们怎会甘心?必然是会全力反秦。” “以前我们想要得到这些贵族的支持,他们一个个推诿,一个个都想要在秦国苟活,而现在,他们如若还想保留他们的财帛,那就不得不反,于我们而言难道不是好事?”项梁一脸诧异的反问道。 “项将军。” “难道你没有发现秦国这诸多国策施行都是步步有序吗?” “先是废了天下文字,然后定了一致的规矩,然后又是收取了天下的铜铁兵戈。” “天下兵戈都在秦,纵然是天下权贵,他们也没有多少兵戈在手了。” “秦国可是有着百万大军镇守天下各地。” “或许在嬴政与赵封看来,他们巴不得那些贵族反,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加顺理成章的将贵族财产充入国库。” “我可以肯定。” “嬴政与赵封早就准备好了,只要贵族敢动,他们就敢杀。”张良苦笑着说道。 “那我们怎么办?”项梁眉头一皱。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继续隐藏苟活下去,第二,趁着这一次机会带人反秦,与那些反秦贵族合力,只不过最终结果或许就是覆亡。” “如何选择,就看诸位了。”张良说道。 听到此言。 众人都是面带沉思。 显然。 经过张良一说,他们也是有些迟疑了。、 “赵封。” “好手段啊。” “一步一步的国策施行,一步一步的将天下掌控。” “之前是以兵锋攻克,占据天下疆土,书同文,行同伦等国策则是攻心,让诸国百姓全部归秦,而现在收取天下田地分于万民,这更是真正的攻心之举。” “此番之后,曾经诸国子民将不会再怀念故国,吾等也再无机会了。”张良心底无比悲观的想到。 这一层。 张良已然看得极为透彻了。 无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