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间就在人们的忙碌中悄然而逝了,日历也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最终定格在了1982年。 此时,苏念江也来到南里镇将近两年了,82年春节刚过,苏念江就回到了南里。 经过两年的改变,南里乡已经改为了南里镇,苏念江也成了镇长。 此时,南里镇的街面上算是焕然一新了,再也没有刚来这里的那种脏乱差的感觉。 经济上,几个村的村民要么在家盖大棚,种出来的瓜果蔬菜直接卖给了合家欢农业合作社。 合家欢农业合作社是戴书瑶用港资投资的,专注于农副产品的交易,一些蔬菜甚至还会进入港岛市场。 大张庄的酒厂也实现了盈利,价格便宜,酒好喝,已经成为了保北几个县首选的口粮酒,毕竟这玩意比二锅头还便宜。 小张庄的制扇也在改良了工艺后,销售渠道辐射了南方几个地区,甚至通过港岛还远销海外。 盈利最大的还是深蓝制衣厂,港岛工厂的产量逐渐在减少,反而南里工厂基本实现了两班倒的模式。 工厂的工人基本都是附近村的村民,他们每个月的工资比那些国企员工还要高出不少,这让蓝美瑶看到了内地的巨大优势。 “今年计划扩大制衣厂?可以 ,这些你看着办就行,当初投资的时候我就说过,我只管分红,我也相信你的专业。” 苏念江接到了蓝美瑶的电话,她打算继续扩大制衣厂,所以提前和苏念江通个信儿。 整个南里镇的经济上去了,苏念江反而没什么事儿了。 毕竟他只是主管一个乡镇,因为财政的原因,目前南里镇也只能支撑这些项目了。 “苏镇长,请您来县里一趟,高书记找您。” 苏念江刚坐在办公椅上,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好的,李科长,我马上过去。” 给苏念江打电话的是高鹏的秘书李通。 苏念江带上手套帽子,武装好后,便骑着边三轮直奔县里面。 他大概清楚这次县里叫他过去是为了什么事情,毕竟过年的时候,老师已经询问过他的想法了。 骑了大概二十分钟,苏念江便到了县政府 。 “斯哈!这尼玛大冬天的骑摩托真冷啊!过两年说啥也要弄辆车开开。” 现在才82年,私家车少而且还贵,虽然他买的起,但是他苏念江不想当冤大头,再过几年汽车的价格就降下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