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复活-《是谁唤醒了第四天灾》


    第(2/3)页

    凶灵盯着小白看了一会儿,逐渐认出了来者的身份,收起大剑:“是你。”

    “好了,叙旧的话一会儿再说。”

    夏鸣解下背上布条,将东西解下平躺着放在地上。

    包裹的布条打开,露出的竟是一娇美绝伦的女子,更加惊人的是,她竟然长得和巫女玲珑的石像竟然一模一样。

    “娘娘!”

    黑虎的一双眼睛瞪得老大,不可思议的看向夏鸣:

    “你……”

    “行了,把你那把大剑扔远点,你知道我在一个古代世界克隆出一具身体到底有多难吗?”

    夏鸣将手中一直拿着的三样东西放在女子身边,这三样东西的材质非常特殊,似石似玉,又非石非玉,看形状竟然和人骨隐隐有些相似。

    只是这上面还有一些清晰的新鲜刮痕。

    黑虎一双牛眼瞪得熘圆,一时间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才好。

    小白也是同样饶有兴致地看着夏鸣,这具身体就是她亲眼看着夏鸣一点点培养出来的,从无到有一共只花了五天不到,在这期间他们还跑了南疆的三大部落,将他们的至宝盗走。

    这种技术,在小白万年的生命中别说见过,她就连听都没听说过。

    难道,他真的……

    在小白和黑虎的注视下,夏鸣拿出一根狗头红笔,蘸着不知何种生物的鲜血,在石像与地面的连接处画下第一个血符。

    世界在第一个血符被画下的那一刻,突然变得不同。

    一种宁静、悠远、与世隔绝地在这个小圈子中蔓延开来。

    身为凶灵的黑虎感觉更加明显,他能够察觉到,无数的阴灵幽魂正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

    一个是活了万载岁月的九尾天狐。

    一个是曾经跟随在巫女玲珑身边最忠心的战将。

    这一狐一鬼都一眼就认出了夏鸣正在施展的鬼道秘法,正是能够招魂入体的秘术·招魂引。

    不用夏鸣开口,一狐一鬼自己就行动了起来。

    小白素手一招,九根冰柱破土而出,将这个小圈子护在其中,把无数阴灵游魂隔绝在外。

    黑虎则更加直接,他拎起巨剑大盾勐地跳入阴灵群中,与无数游魂厮杀起来,力图不让一只游魂干扰到夏鸣。

    一道接着一道的血符从夏鸣笔下画出,很快就布满了不大的整个空间,组成了一座诡异而带着血腥气息的法阵。

    夏鸣手中的支狗头红笔也是一件南疆异宝,被这支笔书写的鲜血不会干涸,色泽莹润,笔锋凌厉的拐角处也没有血花飞溅。

    明明是鲜血,却被画地为牢一般定在原地。

    这些血符也不全是文字,有些像是家畜走兽,有些像是飞禽大鸟,还有一些则完全看不出来画的是什么。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连在一起。

    随着血符越画越多,这座鲜血法阵就像一条鲜红流淌的河流一般。

    夏鸣的手渐渐地有些颤抖,施展招魂引所需要的不光是法力,更需要献祭自己的部分生命。

    最后一笔,夏鸣笔锋一挫,与第一画完美相连。

    鲜血法阵宛若大江大河一般完美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循环,周天流转,生生不息。

    夏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手执红笔立于身前。

    笔端残留的鲜血彼此汇聚,在细毛上挣扎片刻,滴落在鲜血法阵之中。

    夏鸣双眼中放出精光,鲜血法阵好似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其上的鲜血开始勐地奔腾起来。

    夏鸣手中的红笔缓缓落下,很快就触到了地面,纤细的红色细毛没有弯曲,而是好似穿过了什么液体一般,径直的插入地面。

    气氛,陡然变得诡异起来。

    夏鸣似乎没有丝毫察觉,口中念念有词。

    突然间,鬼哭狼嚎声陡然乍起,不过是人类的阴灵游魂,这片南疆大地上过往中死去的无数山精鬼怪同时暴起。

    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为了抢夺这一机会。

    这些已经死去的生灵,不惜一切代价。

    黑虎在外围杀的依旧虎虎生风,但还是挡不住铺天盖地涌来的山精鬼怪。

    越来越多的山精鬼怪扑到法阵旁边,却又被可以冻结灵魂的寒冰挡住,但是他们不在乎!

    为了哪怕一丝渺茫的机会,这些阴灵游魂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哪怕彻底灰飞烟灭也在所不惜。

    渐渐的,被寒冰避障冻结的阴灵越来越多,一丝黑色的阴影也逐渐爬上了九根冰柱。

    就在这时,夏鸣背上的诛仙古剑好似突然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突然凌空飞起。

    澹澹的剑气一扫,无数舍生忘死的阴灵鬼物瞬间灰飞烟灭。

    就在此时

    夏鸣右手五指突然勐地抓入画在石像上的血河之中,左右变换巫道法诀,口中亦是发出一声尖啸:

    “残魂出体,九魂归来。黄泉九幽,招魂乃引!”

    随着法诀念动,夏鸣右手勐地向外一抽,竟然从巫女玲珑的石像中,勐地抽出一道透明的灵体,看相貌眉眼正是早已死去千年的巫女玲珑。

    “三魂七魄,聚灵为神。合神搜灵,是为一体!”

    夏鸣口中法诀不停,引导玲珑的灵体合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