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天庭朝议,永劫之归-《洪荒:我能看到圣人气运》


    第(2/3)页

    须菩提不慌不忙的出声。

    “这两个大计划,无疑不是惊天动地之举,想要实现任何一个,都非得是天庭所有神圣齐心协力,竭尽所能方可——也正是如此,在同样的时间之内,天庭只能够施行他们的一个计划!”

    “既然如此,那余下的那个计划,就是巫族的机会了。”须菩提出声道,神色自信而又从容。

    “若我是十二祖巫的话,必是会趁着天庭推行第一个大计划的时候,先一步将那永劫之所从冥冥之地给拖出来,将万物轮回掌于巫族之手,如此一来,无论是从功德而言,还是从权柄而言,巫族都丝毫不逊色于天庭。”

    “再加上有着轮回之所作为依仗,休说是巫族十二位祖巫尚在,就算是巫族只余得一位祖巫,也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倾覆之忧。”

    “此策,众位祖巫们觉得如何?”

    “可不管事冥冥之地本身,还是隐于冥冥之地当中的永劫之所,都是天地之间不可揣度的玄妙之地,就算是感知其存在,都是千难万难,更不要提将之引下来,寄托于我巫族的身上了。”

    “为之须菩提道友对此,可还有什么计策?”帝江和其他祖巫们对视了一眼之后,才是出声问道。

    这位须菩提想要借用他们巫族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可巫族的力量,又怎么会是这么好借用的?

    区区一个消息,就算是整个消息涉及到了巫族的存亡,但也不代表巫族就会将须菩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毕竟,须菩提的目标,不是别人,而是作为大罗之机执掌者之一的准提道君,以及和准提道君不分彼此的接引道君。

    这两位大罗之机的执掌者,本就是极度不好应付的对手,更不要提,在面对巫族和天庭的时候,接引和准提这两位大罗之机的执掌者还和他们有所默契,帮助他们牵制了几乎是已经摆明了车马站在了天庭一方的三清道君。

    要巫族将这样的两个人当成目标,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

    ……

    “推算天地之变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天庭于凌霄殿中召请洪荒天地之间所有的大神通者,然后由天地太一在众人面前说出了天庭重订天地秩序的构想之后,所有的大神通者们每一个都觉得震撼无比的同时,目光当中也都是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光芒。

    虽然天庭的计划落成之后,绝大多数的功德都会被天庭,都会被天庭当中的星君们所获取,但对于这些大神通者们而言,只是借助天庭所收集而来的无数信息,测算接下来十万年之内,天地之间的一切变化,然后相互比对——无论成与不成,光是这个过程,就足以是令这些大神通者们在修行之路上获得无穷的印证,令他们的功行,又一个前所未有的进步。

    “敢问天帝陛下,我们当从何处着手?”片刻,这乱哄哄的凌霄殿中才是安静了下来,然后太清道君代表所有不曾归于天庭的大神通者们出声问道。

    “天地万象,论及万物润泽之功,当以风雨为最,这推演万象衍化之变,自然也该是先定下这风雨之数才对。”太一使了个眼色,然后他身边的长庚星君便是往前一步。

    此刻,长庚星君身上的装扮和云中君之前所见,却是又有所不同——他腰间所负的长剑,已经是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捧在肘间的一副拂尘。

    但这并不意味着明庚道人就放下了他的剑道,反之,这还是明庚道人的剑道更近一步的证明——云中君感受得分明,明庚道人所捧着的那拂尘,正是原本在他腰间的长剑所化。

    “先测定风雨之数?”太清道人略一思忖,然后便也是随之点了点头。

    “风雨为天象之表,天地山河之化,万类存亡之机,便尽在这风雨变幻当中,以这风雨为要,正合时宜。”

    “奢比祖巫觉得呢?”太一的目光又落到了奢比的身上。

    巫族已经是决定要借着天庭绸缪第一个大计划的时候,将天庭的第二个大计划据为已有,将那永劫之所给拖下来作为巫族和天庭分庭抗礼的依仗,作为巫族最终的底牌,不顾这样一来,首要之事,自然就是不能引起天庭的防备,也正是如此,纵然是明知这一次的天庭之会对于巫族而言,极其的不利,但水之祖巫共工,以及天象之祖巫奢比,还是‘无奈’无比的应天庭召请,出现在了凌霄殿中。

    “不愧是云中君,之前其布置于星空当中的仪轨,有黜落生死两位祖巫之权柄的神效,而今,这重订天地秩序的大计划才一开始,就有了要黜落我所执掌的天象权柄之架势。”奢比思索着,然后抬头看着上首处的天帝太一,脸上露出了愤怒而又无奈的神色。

    天庭重订天地秩序的计划,第一步便是要调整洪荒天地的天象变化——而这,本该是属于祖巫奢比的权柄。

    “我若是反对的话,天庭会停下自己的计划吗?”奢比道。

    “自然不会。”太一摇了摇头。

    “那天帝还问我二人做什么?”奢比冷笑着,看了一眼身边的共工。

    天庭调控天地的举动,首当其冲的,乃是奢比,再其次受到影响的,便是共工——共工执掌洪荒天地之间的谁之权柄,洪荒天地当中,一切水流的变幻,都在共工的掌控当中。

    然而,一旦是天地之间的风雨之数被测定完毕,被天庭给定下来,那这洪荒天地当中水流的变幻,就不仅仅是只掌控在共工的手中。

    毕竟,这天地之间水流的轮转循环变化当中,风雨乃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果然这一次,是攸关我们巫族的倾覆存亡之危的大事。”共工看了一眼身边的奢比,若不是来之前,他们就已经是做足了心理准备,那么此刻,说不得他和奢比就已经是在这凌霄殿中大闹起来,站在所有人的敌对面上,然后被凌霄殿中的神圣们给彻底的镇压起来——最后,天庭甚至都不需要等到他们改天换地的大计划完成,巫族就已经是走向了陌路。

    “云中君,好一个云中君!”

    “若是有机会的话,定然是要不计代价的将之斩除才是。”共工在心头发着狠。

    ……

    “既然都测算无误,也都推演完毕,那么便请诸位道友们都在这风雨录中留个印记,日后我天庭的神圣们司牧风雨之时,若是不慎冲撞了众位道友们,也好有个说法,而且这一个十万载之后,还需要各位道友们再聚天庭,根据我们此时测算的结果,对天庭司牧风雨的神圣们做一个考核,看看他们对自己权柄的履行,到底成功与否,有效与否。”

    在共工和奢比的冷眼旁观之间,凌霄殿中的一应大神通者们,花了足足千年的时间,才是将洪荒天地接下来十万载内的风雨变化都推算完毕,而就在这个时候,上首处的天帝太一才是突然取出一张记录了众位大神通者们推演结果的榜文出来,要这些大神通者们各自在榜文当中留下印记。

    看着天帝太一拿出来的那榜文,众位大神通者们的脸上先是一阵愤怒,等到天帝太一说明了原委之后,这些大神通者们脸上的愤怒之色才是重新变作了平静——毫无疑问,在他们完成了对天地风雨的测算之后,太一此时的言语,正是应有之意,更何况,天帝太一最后的言语,更是给了这些大神通者们充分的尊重。

    “对了,还有一事。”待得所有的大神通者们都签订了榜文之后,天帝太一才是又想起了什么一般,嘱咐起来。“这天象之变测算不易,稍有变化,那么众位道友们费劲心力的推算结果,都将化为乌有,是以接下来,天庭还会颁布一条天规,言及这天地之间的一众修行者,不得擅自以术法神通逞威,引动天地之间风雨天象之变——师北海,会代表天庭监察,巡游天地,若是敢于触犯此规者,当严惩之。”

    “众位道友们若是有门人弟子,还请回转之后,都多加训诫,以免他们冲动逞强,将众位道友们这千载的苦工,尽数付诸于东流。”天帝太一朝着众人摇了摇手上记录了接下来十万年天象变化的榜文,“对于诸位道友而言,或许有人并不在乎这一腔心血付诸东流,但诸位道友们不要忘了,此策若行,诸位作为这风雨之变的厘定之辈,亦可分润这无量功德,但此举功德有多大,被破坏之后,所得的业力就有多大——众位道友们,总不会不在乎这无量的功德和业力吧?”天帝太一的言语当中,充满了告诫之意。

    而听着天帝太一的话,一众大神通者们的的神色,先是不屑,然后随之变得慎重,最后,这些大神通者们才是若有所思的,压住了自己目光当中的惊疑不定。

    他们到了此时才陡然间醒悟过来,天庭这改天换地的大计划,非但是将巫族给兜在了其中,更是将他们这些大神通者们,也同样是限制了起来——之前这些大神通者们在推演那天象变幻,地理变迁的时候,有多么用心,那此刻,他们就有多么的难受。

    他们所推演出来的每一条变化,此时都化作了加诸于他们身上的枷锁和束缚——天地之间的风雨一旦定下来,那为了不保证他们推演而得的结果发生变化,那他们在这天地之间,就绝对不能动用大规模的神通以及术法,以免影响了天地最本源的变化,使得他们推演而出的结果发生变化——否则的话,天地根源一变,而天庭的众神们,则依旧是继续根据他们推演而来的结果司牧风雨之变,那原本在他们推演当中,会给天地带来极大益处的风雨之变幻,就必然会给这天地带来无穷的祸患。

    而这些大神通者们,就算是那几位大罗之机的执掌者,也都不可能承担得了这样业力的反噬!

    “先是邀请我等推演天象之变,以助功行,然后再请我等签下榜文,共同定下那天象之变——最后,图穷匕见,以这榜文为锁,令我辈皆是自缚手脚。”

    “不愧是天庭,正是好大的气魄——我等本以为,这改天换地之举,乃是天庭为了压制巫族而提出来的计划,却不想,搂草打兔子之下,我们也同样是深陷其间。”

    “这谋划,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一众大神通者们都是变得沉默起来。

    在这些大神通者们沉默的时候,天庭其他的神圣们,却都是喜形于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