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医士无双》


    第(2/3)页

    正如李老板所说,这手术最早是Gt医生在70年代所发明。

    现在周一生,要向他致敬。

    而且借助现代科技,还有系统的帮忙,周一生有信心做得更好。

    周一生开启辅助,开始手术。

    周一生首先找准李老板右臂的桡动脉,先用破皮刀切了一个小口。

    然后他沉声道:“穿刺针!”

    器械护士立刻递上。

    周一生小心翼翼使用穿刺针穿刺血管。

    和静脉点滴一样,针头穿刺血管准确与否,直接看针管中的回血。

    有回血,则是穿刺成功。

    没有回血,则是穿刺到了肌肉。

    周一生做这种穿刺,肯定是没有任何的难度。

    一针下去,直接见到回血。

    穿刺成功之后,接下来是送入穿刺导丝定位。

    穿刺导丝就位。

    这时拔出穿刺针,沿着穿刺导丝,再置入一个管子。

    管子放好之后,定位的穿刺导丝就没用了,取出。

    管子留下,相当于在右臂血管建立了一个工作通道。

    穿刺,下导丝定位,套管子。

    这是许多内镜手术的常用套路,周一生玩得熟练。

    通路建立好,相当于在血管上建立了一个临时开着的门。

    建门这还是PCI手术中最简单的部分。

    接下来,要通过这个门,进行高难度的操作,让李老板的血管在X光机器下变得清晰起来。

    X光机可不是周一生的辅助系统,对于正常的血管,是没有办法看得清楚的。

    这时得使用造影剂。

    周一生操作一根极细的导丝,通过复杂的血管路径,从右臂桡动脉逆行到心脏的大血管。

    导丝定位之后,再沿着导丝送入一根导管。

    送入血管中的导管,可以实时送入造影剂。

    在造影剂的帮忙下,李老板的血管粗细,走向,以及发生堵塞的血管位置,在X光机下,都清楚可见。

    现在,PCI手术的前期工作完全进行完毕。

    有问题的血管,在X光机连接的电脑显示器中,已经原形毕露。

    接下来就是处理这个问题血管。

    周一生拔出造影用导管,再送入一根导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