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一步一环-《攻约梁山》
            
            
            
                
    第(3/3)页
    那些象沧州知州一样心思的考官,心中嫉妒排斥,不敢让赵廉落榜,却寻事狠压赵廉的名次,结果惹得皇帝很不痛快,当堂念了赵廉卷子上的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diǎn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少年奋发时!
    喝问那些考官:“这样的诗,你们谁能做来?这样的心胸壮志,你们谁有?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联的忠君爱国有志天才少年臣子?”
    “嗯?”
    呵斥一通,倒也没惩罚考官,只是打脸更狠:封赵廉云骑尉、直天章阁。
    云骑尉不算什么,差胡子爹的虚阶一大截。
    但,宋代的殿阁之臣有“一经此职,遂为名流”的说法。
    名相刘挚就是得皇帝赏识,获得“集贤殿修撰”的“高级职称”,步步高升。
    赵廉如此年少就获得高起diǎn职称,实际差使是在翰林院公干,在皇帝身边干秘书、参议等工作。
    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赵廉和弟弟有约定:17岁必须是进士,而且高中。20岁必须是知县,26岁必须当知府,掌军权。
    现在,赵廉实现了第一个约定,念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之类的诗词,开始在皇帝身边扮演好忠心上进,又善解圣意,擅能让皇帝开心的优秀好少年角色,谨慎地开始仕途生涯,默默冷酷地观察一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官场经验和能力。
    至于那个小知州,自有弟弟收拾得他比死还难受。
    赵廉的到来,最高兴的是权邦彦。
    ‘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相聚,从此在官场有了相互支援的最坚实同盟,不再孤单,如何能不兴奋?
    只是这种兴奋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
    权邦彦调回沧州管一府教育。
    原本历史上他也是这样,不过这回却是赵岳谋划,让哥哥巧妙利用那些嫉妒者主动鼓动皇帝拆开‘赵权盟’。
    权邦彦回到沧州才方便赵岳慢慢渗透思想拉为同伙。这事让哥哥直接干,风险太高。
    谁知道权邦彦会不会改变?
    这位可是可以为大宋牺牲一切的抗金名臣,信念和性格都不是一般的坚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