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粘杆与农书-《神秘让我强大》
            
            
            
                
    第(1/3)页
    闻人升成为兵备道,这可是自己的官职,和以前被靠别人大为不同。
    所以这意味着,他的产业又可以扩张了。
    毕竟别人不可能为你平太多的事,只有你自己会为自己平太多的事。
    一般的权贵勋戚们日常以享乐为主,他们不会花费功夫在经商这种又苦又累又麻烦的贱业上。
    读书他们都不做,何况是这种事?
    他们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坐享其成。
    任何有难度的事,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和反抗。
    即便是郑芝龙,在独霸东部海洋后,也失去了进取之心,沦为守门之犬。
    像曹操,刘备那种挣一辈子,斗一辈子的豪杰还是少。
    闻人升这一次开始插手海上贸易。
    插手的方式,只是备一百担生丝,一担能有一百两的利润,从丝农手中收到90两,卖给海商180两,海商转手给岛国是340两。
    那当然是上等。
    这就是多一万两的利润。
    闻人升将之前战斗中表现忠勇的将士,直接以封建腐朽的笼络之法,给钱给田给媳妇……拉拢到自己的快记船行旗下,充当水手和护卫。
    这其实就是家丁。
    大明的军士对此是踊跃为之。
    一般人想当家丁根本没有门路的。
    要改姓,要认干爹,要履行封建忠孝义务。
    这是军中提拔的主要道路,其他路都太窄了,不是主流,都是个例。
    比如作战勇勐得到赏识,立下众目睽睽之下的大功:先登入城,斩将夺旗,护卫主将逃跑……
    这些不容易被抢走的功劳。
    可想其中的难度。
    闻人升一口气收了81名义子。
    全部改姓李。
    这种事犯忌讳吗?
    当然犯忌讳,但现在是明末了,官员们早就习以为常。
    商行快速扩张。
    做饭很简单,直接兼并原有的行当。
    从金银铺到粮铺,再到布匹、丝绸、铁匠铺、木匠铺,全部兼并……
    李兵备道所在的城市,出现了李家一条街,两条街,三条街,速度非常快。
    】
    不做新蛋糕,只吃旧大饼。
    好处就是稳妥。
    闻人升换的人都是忠实能干的人,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流程,做事效率要比之前强50%,高的甚至翻出好几倍。
    因为原有的掌柜、伙计,吃里爬外的太多,就像红楼梦中的薛家,贾家,到了后来,自己倒了,仆人掌柜家起来了。
    只要干掉这些家伙,原有利润就能大大提升。
    坏处就是原本孝敬的官员权贵,要找麻烦。
    这个简单,闻人升直接将原本的孝敬都包下来,统一给他们。
    兵备道亲自下场,又有几家权贵愿意得罪?
    毕竟他们只是地方。
    而闻人德背后可是有着部堂高官,王侍郎已经进京了。
    当然这个年头进京也是找死,远远不如在江南地方为地方大员。
    好歹还有20年的快活光景可过。
    进京为官,那就是2年一次的东虏入侵。
    年年不得安生。
    享受都要提心吊胆。
    至于部堂高官,也只是有威慑力,名声好听,过的日子远远不如东南同僚。
    但此时至少还能帮助闻人升威慑住地方权贵,藩王太监们。
    藩王们的实际权力极少。
    皇帝崇祯看似担心亲亲之隐,然而一旦藩王们表现出来对权力的欲.望,哪怕是为了勤王救驾,也会立刻翻脸。
    所以闻人升并不害怕这些藩王,如果他们敢找事,一个意图威胁地方大臣,意图谋反,就能直接置于死地了。
    只是大家不想玩这么狠就是了。
    反正闻人升就是两手走路,一手靠着权势,一手靠兵力,这样做的话,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旧体系的阻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