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纪秦娥喃喃问:“杠杆贸易的成功和我们技术的落后有什么干系?” 用不着秦香莲回答,问题才问出口,她就明白,只需把盐铁生意看做她的织布生意,以此类推,答案便显而易见。 因为秦氏布庄的生产技术远胜于竞争者,所以她们本身的成本就低于竞争者,加之她们不求暴利,自然可以降低价格换取市场份额。 她就是如此争夺市场的,但她并没有让竞争者关店,也没有掠夺竞争者的财富。 纪秦娥不由得问秦香莲:“大嫂,这是报应吗?” 这一手段,放在国与国之间,竟然有如此狠辣的一面,釜底抽薪,间接影响到了她的生死存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秦香莲摇头,坚定地答:“不是,这是历史的趋势。战争一起,势必加重赋税,布匹军需,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我们不要冒这个险。” 大家已认可秦香莲的推测,都静默地坐着,脑子里乱乱的,想不出来什么,那不是天灾,是人祸,有时候比天灾还要可怕。 春娘却开口了:“娘,为什么我们不把织机公开?” 冬郎也点头:“献给朝廷。” 两句话,说得在场人眼神都亮起来,秦香莲只道:“诸私造机巧之器者,徒三年;献惑众者,绞。本以为读《宋刑统》为时尚早,现在你们俩要尽快读完,也为大家普普法。” 底层百姓的发明创造,无异于催命符,技术被抢夺占功事小,性命不保事大,北宋年间的平民发明家,没有几个能善终的。 秦香莲见孩子们不太明白,补充道:“公开此事,你们祖父还有娥婶婶,还有布庄和木工坊的所有的参与者知情人,好的结果是充入宫廷,终身监禁劳作。可往往都是不好的结果,不死也残,这还只是我们家的坏结果,不提那些连带的后果。” 大冬天的,坐在屋子里,炭盆都熄灭了也没人去管,皆冷汗涔涔,发不出一点声音。 还是秦香莲,安慰道:“也许是我太高估了权力,你也只是低估了权力,做好收尾的事。” 提到收尾,纪秦娥再坐不住,站起身:“快点,我们快回去!” 何氏往外头看:“天色又晚,又在下雪,怎么回得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