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朕考虑不周。”乾隆摇头叹气,道:“并非儿子有意拖延,这件事实在难办!天下会的叛军实在人数太多了,而且多半都是老百姓,朕要是下旨杀他们,一定会有人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说朕不该心狠手辣!朕要是放了他们,他们这么多人,还不回到陈可斋身边重新造反?到时候,朕就是天下第一号大傻子!” 太后笑了笑,饶有深意的说:“哀家倒有个主意,或许能解决皇帝这些顾虑。” 乾隆便问:“皇额娘有何高见?” 太后将声音放低了些,道:“他们的那把火,差点把咱们娘俩给烧死,皇帝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乾隆似有所悟,不太确信的问:“皇额娘的意思是,来一个‘刑部意外失火’?那些人就不算是朕杀的?” 太后点点头。 乾隆不得不称赞道:“皇额娘果然棋高一招!” 太后笑道:“不仅刑部大牢失火是意外,连圆明园那场烈火,也得是意外。天下会这件事,若传扬出去,多少会有损大清国威,外邦若知道了内讧,更要贻笑大方。所以,还是尽量封锁消息,史官也不能把此事写入史册。” “就当这件事从没发生过?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乾隆有些迟疑。 太后却很有把握,淡淡的说:“只要牢里那些人无声无息的死了,剩下的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意思,自然不敢乱说话。” 乾隆又问:“那立功的人,又以什么名义奖赏呢?” 太后早就胸有成竹,答道:“圆明园意外失火,皇帝恰在其中,五皇子永琪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救父脱险,当然应该嘉奖!” “立功的可不止永琪,虽然永琪最让朕震撼,可福灵安才是最大的功臣,还有其他那些侍卫、那些兵!” “侍卫兵卒,多给点俸禄就行了。至于福灵安,他不能受封,赏赐也只能是赏金,绝对不可加官进爵,而且,最好能找个由头,把他指派到京城以外,越远越好!” 乾隆默不作声,不用问也明白,太后的顾虑,必然与他是同一个原因。可是如果真的那样对待福灵安,难免引起朝中大臣人心不平,日后若是再有危险,谁还敢挺身救驾? 圆明园大火一事的后续进展,所有人都在暗暗的关注,只是不会轻易说出来。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刑部大火,作为意外事件传遍朝野上下,让每一个知情人都不敢再发声。 天下会谋反的惊天一案,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被盖过了。 但是关于该做的奖惩,乾隆仍然不能决断。 第(3/3)页